佛道之东学西渐

时间:2022-08-29 03:50:56

基督教文明觊觎东方,儒释道文明也在一路向西,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这两者并不总是同样显著罢了。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西方文明进入喘息或是施宾格勒所谓的“没落”此前默默无闻的西传佛道开始渐渐闪耀光芒。

历史上的中国曾经相当嚣张过。

郑和下西洋,不管是永乐的爱现还是大明的威权演出,政治经济目的却几乎是零。安南该闹事还是闹事,天兵一来立刻请降,转头十几年后依旧撞线不止。而此时,欧洲却在悄悄消化东方的内涵。

说起来,西学东渐百余年了,但在此之前,东学西渐却有两波甚至更多波次的浪潮。

罩在635年贞观年间,基督教流派进入中国,而前后不久,中国的四大发明便陆续西渐欧陆。

因为私心种祸,高仙芝被手下叛卖兵败怛罗斯,于是从溃兵中俘虏的造纸工人很快让阿拉伯人尝到甜头。但是直到乾隆间,中国成熟的造纸技术才真正被法国人刺探到手。随后印刷术、火药也传入欧洲,但是因为阿拉伯人认为中国人用猪鬃刷子给印刷用的雕版上墨所以颇为抵制。所以直到15世纪中期才在德国美因茨有了成熟的金属版印刷技术。至于火药,则是13世纪蒙古矮种马铁骑横扫亚欧大陆的时候流传过去的。阿拉伯人早就对此垂涎三尺,可是没来得及引进跟稀土一样贵重的中国雪(硝石)提炼技术,而伊斯兰世界又没来得及出生诺贝尔,巴格达已经被蒙古军队攻克了。

第一波东学西渐浪潮开始之后,中国渐渐平息,而欧洲却开始了长达700年的狼盯人长跑,直到道光、鸦片战争。此次战争前后,欧洲中心的目的论甚嚣尘上,他们甚至忽视了16世纪开始中国对欧洲的再一次东学西渐浪潮。对此马克思都看不过去了,欧洲中心论认为——只有西欧人才开辟了“机械时代的前景”。但是中国非凡的机械发明难道就没滋养罗马帝国体系下的各个逐渐成长起来的小邦国?

这个时代前后的中国,很明显一副天朝上国的样子,而欧洲人则是相当的好学生形象。对此后来崛起的欧美文明相当不忿,千方百计在各种资料中抹杀这段时间,因为那时候欧洲人好像如今的温州作坊一样擅长模仿。实际上,在大部分时期里,欧洲人独立发明的东西少而又少。18世纪前,他们真正的“发明”只有阿基米德螺旋线、曲轴或凸轮轴以及酒精蒸馏法。

16世纪以后,中国开始沉睡在明清自闭症中。而这时候,因为小邦国的扩张,欧洲开始非常主动热情地迎接东方科技与学术。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再就是哲学。当然,中国简练的道家思想让德国人很郁闷。经过私下商量,他们宁可给中国国学来了个Chinese thought(中国思想)的大帽子,也不愿意称之为中国哲学。因为一旦把诸子百家的内容实打实拿出来,就会让欧洲的很多哲学观点黯然无光了。不管罗素还是黑格尔都辩称如果翻译过来就会影响中国哲学家的原意——他们宁可含糊过去。这不知道是不是欧洲中心论在学术界的黑哨。总之,这个阶段,他们学了科技,偷偷领会了哲学,却假装嗤之以鼻,当然也许真的就有欧洲慢性鼻炎。

此后风向大变,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立刻疮痍满地,而挨打找教训的中国人当然想着西化,看看自己为什么挨打,于是西学东渐一百年浪潮开始汹涌了。

中国的文化很多来自于儒释道。根基深厚的几种文化体系盘根错节,早就深入国家民族的血脉中,西方传教士进入东土之后发现简直寸步难行。直到现在,以农村包围城市战术进行扩张的基督教体系也只是在老年人以及赶时髦的青少年身上有所突破。

及至上个世纪,因为西方文明的瓶颈与危机交替显现,已经让基督教体系无法遏止,而在学术研究与技术进步中,很多学者或者有学者气质的人们发现,原来东方文明居然早就对他们某些思辨领域的疑难作出先知般的解答。于是,东方哲学再次慢慢进入欧美文明体系,其来也渐,其入也深,这次的交融既不会被否定,也不至于毫无结果了。

东方佛道入西方

西方文化从文艺复兴以来,昌盛数百年,社会生产力提高空前,人类社会进步也达到了空前的速度,光辉灿烂,远迈前古。但是,因为过于务外而不守中,对内心的提升极大削弱。虽然有基督教体系帮忙,可也差强人意。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西方的有些学者已经看出西方文化衰落的端倪,如德国人施宾格勒在1917年开始写作的《西方的没落》一书,预言当时如日中天的西方文化也会没落。此书一出版。马上洛阳纸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受其影响,也反对西方中心论。这很需要勇气,因为起码英国人的固执,美国人的傲慢肯定听不进去。后来,出现了西方文化的后遗症,其荦荦大者,就有生态平衡的破坏、酸雨横行、淡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森林砍伐、江河湖海污染、动植物物种不断灭绝、新疾病出现等等,都威胁着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

西方文化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是植根于西方的基本思维模式。因为思维模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思维模式的不同,是不同文化体系的根本不同。简而言之,我认为,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天地人一揽子关照的普世态度,更接近唯物辩证法。

既修炼自身的小我,也推己及人,乃至整个社会,整个天地的大我,从这点上,儒道佛“天人合一”“梵我一体”的思想,是典型的东方思想。

西方呢?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的。它抓住一个东西,特别是物质的东西,分析下去,分析到极其细微的程度。可是往往忽视了整体联系,这在医学上表现得最为清楚。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完全把人体分割开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中医则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头痛说不定要从足三里下针,脚痛说不定在合谷穴过血。两者对立、旗帜鲜明。

不能否认,东方以综合思维模式为主导,西方则是以分析思维为主导。这个区别表现在各个方面,具体来说,东方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以综合思维为基础的。西方则是征服自然,索需无度。但随后西方人发现他们骑虎难下了,自然虽然不是人或者神,但是它依旧具有反弹能力——西方人的思维受到很大报复;而东方人则有可能因为过于追求控制力,追求均衡而导致不作为,或者注重分寸的试探导致进展缓慢。很多中医书籍或者武术书籍中都指出,无论男女还是社会乃至天地,都是刚不可久,柔不可守。

上一篇:六经辨证中医治疗外感发热47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儿童真菌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治疗(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