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中医治疗外感发热47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1 08:19:13

六经辨证中医治疗外感发热47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六经辨证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伤寒六经辨证思路应用伤寒经方纯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结果:运用六经辨证中医治疗外感发热总有效率为95.74%。结论:运用伤寒六经辨证中医治疗外感发热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六经辨证;外感发热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88-01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伤寒论》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对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自开科以来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运用六经辨证纯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疗效确切,兹将系统观察的47例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7例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住院病例,入院中医诊断均为外感发热,入院当天即运用伤寒六经辨证思路纯中医治疗,住院过程中均无使用抗病毒、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中男16例,女31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95岁,平均年龄65.7岁;发热病程为12h-60天,平均病程5.01天;入院当天最高体温为37.2-40.3度,平均38.92度。西医诊断方面,肺部感染31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5例,泌尿系感染5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不明原因发热1例。

2 治疗方案

2.1 六经辨证思路

2.1.1 病在三阳:恶寒发热伴见恶风头痛、身痛、骨节疼痛、喘促、无汗或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脉浮、浮缓或浮紧,辨为太阳病;身热汗出、日脯潮热伴见口渴喜饮、心烦、便秘,腹满疼痛拒按,谵语甚则神志不清等,脉洪大或沉实有力,舌苔黄燥,辨为阳明病;寒热往来伴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吐,脉弦,辨为少阳病;兼见两经脉证者,辨为两经合病或并病。

2.1.2 病在三阴:发热伴见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时痛,喜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辨为太阴病;发热恶寒伴见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沉细、微细,辨为太少两感;手足厥冷,无热恶寒,舌淡,脉细欲绝,或手足厥冷,烦热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脉滑,则辨为厥阴病。

2.2 辨证用药分析:三阳病33例,其中太阳病10例,根据脉证的不同方剂分别予麻黄汤、麻黄桂枝各半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五苓散、小青龙汤;少阳病11例,方剂予小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8例,方剂予柴胡桂枝汤;太阳阳明合病2例,方剂予葛根汤。三阴病14例,其中太阴病1例,方剂予理中汤;太少两感13例,方剂予麻黄附子细辛汤。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订。临床痊愈:治疗3天以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恢复正常,大部分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较前下降,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未降或升高,主要症状无改善。

3.2 总体疗效:痊愈12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4%。

3.3 住院天数:住院天数最短1天,最长20天,平均住院9.46天,<7天的13人,占27.65%,≥7天且<14天的26人,占55.31%,≥14天的8人,占17.02%。

4 临床体会

4.1 发挥中医优势,治疗外感发热:外感发热属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乃病毒、细菌或其它病原体所致,常规予抗病毒、抗菌药物等治疗。然而大多数外感发热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发热可退,却常出现多汗,头晕,腹泻,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尤其近年来由于各类抗生素的滥用,部分外感发热患者往往运用大剂量抗感染药物效果不佳,常出现热退后体温反弹。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药物热、哮喘,重者可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2]。

据笔者观察,我科所收治的外感发热病例若辨证准确,选方得当,往往可迅速缓解症状,常常能在三天内体温降至正常,甚至“一剂热退”。 若在疾病初起阶段即开始中医辨证治疗,则效果往往较好,因为未经医疗干预,最能反映疾病本来面貌,有助于准确的辨证论治。而反复经过西医退热药、抗生素等治疗干预后,容易出现“变证”,甚至“坏病”,中医辨证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疗效。经过辨证治疗热退后,往往体温不会再反弹,正如《内经》云“邪去则正安”。同时,中医治疗减少了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

4.2 严守六经辨证,谨遵古方配伍:六经辨证是仲景为外感热病确立的行之有效的辨证方法。它将外感热病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个疾病不同的阶段,然后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症状及病机的特点,分别给予辨证论治。所以六经病辨证,实质上是对外感疾病不同阶段的综合性认识。它包括了人体正气的强弱、外感邪气的轻重,机体的反应程度、病情的转归趋势以及体现在外表的各种症状的综合反应。六经辨证的三阳三阴既代表了外感热病的六种疾病类型,又代表脏腑病位的深浅层次,因此六经辨证论治方法对外感疾病具有较大指导意义。[3]

六经病均有各自提纲证,如原文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故应根据六经病的提纲,对复杂症状进行分析辨别,从而确定属于何经病证,再决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除了六经病主证主方外,其余每一汤方都有若干条文叙证,在临床中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热病不能浮光掠影,必须仔细研读,领悟原文的精髓,方能抓主要的关键的证候特征,符合其病机而应用。

《伤寒沦》成书于东汉末年,当时寒疫大流行,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但从明代开始,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并且沿袭至今。然而,上海柯雪帆教授、山西李可老中医已经提倡将《伤寒论》的应用,尤其是急性病的应用回归到原方、原量、原服法。我科治疗外感热病运用《伤寒论》方剂多按原方原量,或遵原方配伍比例,根据病情轻重、病人的体质适当调整剂量,并严格按照古法服用,因经方组方严谨,君臣佐使分明,理深意奥,只要辨证明确,用之得当,往往能效如桴鼓。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60

[2] 葛明东.抗感染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分析.山东医药,2009,49(21):79-80

[3] 黄家诏.探析热病与六经辨证[J].广西中医药,2010,33(4):23

上一篇:痛经原因及中西医护理浅淡 下一篇:佛道之东学西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