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开放步街的建筑设计探讨

时间:2022-08-29 02:47:14

商业开放步街的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近郊商业开放步街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对商业开放步街的发展与设计理论进行了详尽探讨,从三大开放步街体系、人流导向设计、空间要素设计、高体验空间设计、以及高附加值创造四个方面结合实例予以详细论证,最后总结了现代商业开放步街的主要选型和特征。

关键词:商业开放步街; 步街体系; 人流导向; 空间要素

Abstract:In this thesis, discussions were made about the open space walking street design attributes through inspections of outskirts of the city in Shanghai. From four main aspects of the three main walking street structures, the crowed guide design, space elements design and high value-added space, the author made a detailed discussion.

Key words:commercial open walking street; walking street structures;the crowed guide; space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9-0120-04

街道是商业的灵魂,“开放步街”是人文、生态、环保的商业设计理论的现实展现。现代商业地产已经步入了设计模式的新阶段:从传统的商业街,到体现着步行精神、人文意识的商业开放步街模式;以休闲化、体验化消费模式替代目的化、生活必需化的消费模式。现代商业地产引入开放式步街的格局、空间设计以及人流导向等要素,以时尚现代的商业氛围、综合丰富的产业链结构,升华都市商业品质,以多元人性审美情趣、开放自由的美学风格,揭示日益多元的社会需求,成为都市商业向近郊迁移的过程中出现的成功开发模式,并影响着中心城区的商业更新改造。

1商业开放步街的理论发展

最初购物中心以敞开的空间格局组织类似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形态。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多,购物中心的规模不断膨胀,这种露天式的空间格局也需要更加完善的形态,为了使购物不会受到外部恶劣气候的影响,发展出一种加上顶盖的步行体系,原本露天的购物街被宏大的拱形采光玻璃顶所覆盖。玻璃顶棚保障了内部环境的舒适性。

随着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的多元发展,全封闭商业由于采用集中空调,能耗巨大,大大加大了商业运营成本;全封闭模式在空间的划分与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不利于个体商业经营者的灵活经营;全封闭的商业环境也缺少与外部自然环境的沟通;封闭的商业组合模式往往出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而在郊区及区域商业中,低层低密度的开放步街式商业模式开始显现出各方面的优越性。

2商业开放步街的建筑设计

2.1步街格局设计

商业开放步街体系可分为主街式、主次街式和广场式三类。

2.1.1主街式步街

简洁而明确的商业格局有助于人们对空间认知的形成,主街式步街即主要由一条主街总领起整体商业空间的序列。鱼骨刺式的主街成为开放式商业布局公共空间的核心。为了营造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主街把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功能块体结合起来,配以丰富的公共开敞空间、广场、街道、露天茶座和园林景观设计。主街的核心部分常常是一个中心活动广场。这里可以举行音乐会、展览、各种派对活动等,并被底层的零售店和上层的娱乐场所包围。

上海西郊百联购物中心以一条贯穿主入口与次入口的主街联系起主要的商业空间。在这一条主街上,依次分布有西式快餐以及主力店铺(图1)。主街通过街道宽度的渐变,平台、走廊,天桥的穿插,建筑体量的进退使整个空间充满变化和活力,快餐临街设置,并逐渐将空间引入高潮――中央风情商业广场。这里有上上下下穿梭的景观电梯,以及高大的热带观赏植物,街道的空间序列也达到高潮。

2.1.2主次街式步街

在功能综合复杂的商业中心中,往往单条步街无法满足设计需求,需要多个交通路线进行组合,表现为以一条交通干道为主,若干步街为辅的步街体系。

上海浦东联洋社区的大拇指商业广场是典型的树枝型主次街布局。大拇指商业广场以其地块东北部的天主教堂的中轴线为准,设置了步街主轴,在入口处做了步街的方向扭转,增强空间趣味性。主街沿街布置了家乐福,快餐店、专卖店等。嵌入主街的中央广场设置水景,及闪亮硕大的大拇指雕塑。广场周边与快餐功能结合,为主街的空间增加了欢乐的内容。次要步街与主街呈90度走向,功能与之互补,在氛围与尺度上与主街形成对比。主街与次街分别通向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次干道,在空间与交通组织上连贯完整(图2)。

大宁国际商业广场是一个大型商业办公综合体,布局摈弃了大型集中式航母式布局,代之以城市街区的理念。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在总体上分为两套交通体系,外部主要环流交通为车行体系,主要服务于酒店与办公,另一套步街体系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几组商业店铺,以步行环境为主,重塑传统街区空间(图3)。两套交通体系的有机贯穿与对比,形成了“城中之城”的交通特色。

2.1.3广场式步街

如果说商业街巷文化更多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线性商业形态的精髓,那么广场式步街设计更多透出了西方的空间设计理念。广场式步街以广场带街,通过不同体块之间彼此位置的对位、错落,形成剩余空间,呈现出不规则的总体平面形式。这里街道与广场空间的塑造手法灵活多变,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总体格局。

梅龙镇新都会利用广场式的步街设计了九大建筑体块和四个主题区域:美食之城(餐饮区)、都市之源(零售区域)、大城小景(酒店办公区)、动感节拍(娱乐、健身区)。整个空间步行系统没有明显的街道痕迹,只通过不同体块之间扭转,强调空间的穿插与过渡,通过庭院景观的主题化设计,使人感受到一系列的空间对景与变幻;并以独体商业在空间围合中独树一景,形成趣味化的空间感受。这种步街的处理手法突破了传统街道空间的界定方法,通过形成体量之间留有的空间张力,表达步行空间概念,并形成了城市柔性界面。(图4)

2.2人流体系设计

设计步街本质上是设计人流,人流导向设计是商业步街的主体。商业步街中的业态分布和功能布局必须要尽量吸引客户经过每一个可能的店铺。

2.2.1以餐饮娱乐引导人流

加强商业建筑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公共空间尤其是入口空间,其开放程度越高,就越能够增进商业建筑与城市的交流,提高商业活动的亲和度和竞争力。因此入口公共空间的业态对人流引导起到关键作用。

西郊百联购物中心出入口明确而集中,主要人行入口前分别设置楼梯与坡道,将主要餐饮区设置于主入口处,以西式快餐与特色餐饮为主;梅龙镇新都会在不同方向上沿城市性主干道和次干道设置多个出入口。其中城市主干道莲花南路设置两个主要的人行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成为城市空间向内部空间的自然过渡。大拇指广场的主要人行入口设置在城市生活性主干路芳甸路上,主入口的正面对景是整个空间序列的主题核心“大拇指”雕塑。

2.2.2注重空间的序列化设计

步街设计的核心应体现两点:一是如何让人长久驻足;二是如何使人走遍全程。商业步街中的人流速度最慢,人情味也最浓,人在步街中的行为特征体现为逛而不是走。通过空间序列化设计,形成商业空间中的合理人流动线与聚集点,提高商业空间的流动性以及尽可能高的商铺价值。路径、节点、边界与区域提供了开放步街的基本设计模式。

大拇指广场是通过大体块方向的彼此扭转实现步街空间的开合与变化,并通过架设天桥的方式改变空间的一览无余,形成层次化序列化空间(图5);西郊百联购物中心通过改变围合街道的界面的方向与凹凸,实现街道尺度设计的多样性,强调街道的天然生成感,街道尽头出现公共活动广场,可以组织丰富的露天社会活动(图6);大宁国际商业广场通过街巷空间与室外布景化的庭院的交叠,组织出若干步行空间序列的高潮,通过架设二、三层式样独特的天桥,巧妙划分空间,增强景深与层次感(图7)。

2.2.3减弱楼层商业系数

按照商业规律,商铺租金随着楼层的增高成倍数递减,在商业步街设计中,在保障底层店铺最大化的商业效益之外,还应当特别注意高楼层商业店铺的商业价值,进而实现整体商铺的均好性。因此,在商业建筑中应当将垂直交通如室外大台阶或自动扶梯设计在非常醒目的位置是一个普遍的商业原则。

西郊百联购物中心在主入口两侧分别处设置两部室外楼梯引领商业气氛;在内街空间序列初始,两部自动扶梯将顾客引至世纪联华的二层;步街尽端的广场中,动态的景观电梯非常惹目。当人流到达中央广场后,楼梯沿立面内弧形成了非常和谐醒目的要素。外廊的尽端又以景观电梯作为空间的终止符;次入口处,宽大的自动扶梯先把人流引导至地下一层主力店,使地下空间显现出选择的优先权。大拇指广场在入口的主广场处设置了大面积的台阶,将人流引导至平台层,这里聚集了餐饮及一些健身项目,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梅龙镇新都会也在主要广场中设置宽阔醒目的室外台级引导人流,并成为庭院中的重要构图元素。

2.3空间要素设计

街道的本质在于生活的体验。从步街的空间构成要素看,随着近几年美国捷得商业建筑事务所的产品在世界遍地开花,捷得的商业设计品牌也因此得到一致公认和瞩目,甚至被作为一种成功的商业定律在广为倡导。我们需要借鉴的不仅是其看得见的独树一帜的曲线化的布局形态,更重要的是对空间中所承载的热烈商业氛围与熙熙攘攘人流的思考。捷得定律的根本出发点可总结为:创造独特体验。并获得两点启示:1、对有目的来此消费的人群提供独特深刻多元冲击力强的独特体验;2、一个项目要取得商业的成功不仅要吸引那些有购物需求的人,也要让更多的“额外人流”将其视为必然的目的地,并最终促使其开放消费的意愿,并提供多样化和参与性的空间。

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服务人口数量对商业步街的规模、尺度、设备设施、规划、景观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注重体验的步街设计要素主要体现在:一、街道构成形态的地域化、生活化、自然化,看似随意而天成,实则苦心经营;二、沿街业态构成的合理性、引导性、丰富性,即与日常消费习惯与行为特征吻合。三、步街构成要素在色彩、形态、构成等方面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四、独特的共享空间景观设计,如地景设计,利用植栽、座椅、水池、铺面、指标等,塑造轻松休闲氛围。

现代商业步街的空间设计要素还表现在对建筑结构、构造技术、灯光照明、表演、广告、多媒体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上,通过各种高端的设备技术,将先进的声、光、电、信息技术结合,创造一个高体验的综合商业步街环境(图8、图9、图10),并综合不同的消费层次与需求,按动静形态、人流密度进行适当分区,兼顾24小时的商业活动,创造一个适应未来商业发展变化的高体验性步街环境。

在现代综合性商业建筑群体中,步街空间往往会与机动车交通的通道发生交叉,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在交通安全的基础上使得各空间各得其所。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在人车流交叉处使用了步行斑马线与路障,保障人行与车行有条不紊。

2.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开放商业步街满足了传统上人们“以街为市”的消费心理,为现代社区提供了具有复合城市功能的综合,具有以下主要设计特征:

其一,开放商业步街设计注重与城区、周边区域的协调性,既特点鲜明又与周边融为一体。通过开放步街的不同格局将不同的体量组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旺场,有效围合在进行消费过程中容易散失的客流。

其次,开放商业步街更加注重综合在空间上的关联与互动,强调功能之间的依存和共生关系;并突破了传统商业设施简单的营销方式,更加重视室外展示、表演、活动、休闲、餐饮、娱乐等空间设施,通过室内外空间的穿插与融合,以及室外商业环境的创造性塑造激发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与购物行为;

其三,开放商业步街以城市化的景观空间组织动线,循环贯通,内外空间富于沟通和交流休闲性;它以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主要服务功能,通过餐饮功能实现入口人流的吸纳,通过高附加值空间的组织和主力店铺的合理分布,有效围合空间,聚集人气、商气,充分体现空间的包容、宽容、谦和开放性。

最后,开放商业步街的空间要素包含了各种商业店面、建筑空间、广场绿地、园林小品以及宜人的生态环境、人文要素等各种元素,步街完整而有活力。

商业步街设计作为商业设施与环境的一种重要设计形式,不是固定的静止存在,而是应当能够与时俱进,具有发展与调整的弹性,因此设计一个能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步街体系是作为商业项目的特殊需求,也是未来步街设计所应当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的趋向。

参考文献:

[1] 时代楼盘.都市生活新体验――上海大宁国际商业广场.32期.P55.

[2] 张婧,任力之.城市建筑.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开放化设计-以上海西郊百联为例.2007年P30.

[3] 喻颖正.中国商业地产项目全业态开发运营指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2.P42.

上一篇:“城中村”改造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和政策研究 下一篇:大型转换桁架预拼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