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施

时间:2022-08-29 02:40:25

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施

作者单位:546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赖碧清

【摘要】 目的 探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 针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6671例手术患者,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一一落实到手术的全过程。结果 6671例手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无差错事故发生,手术患者满意度达99%。结论 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落实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保证手术的成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关键词】 手术室;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实施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进行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跨部门多学科的相互协助,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复杂性,手术和麻醉的不可预知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1]。因此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2009年1月~2010年12月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一一落实到手术的全过程。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落实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保证手术的成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完成6671例手术,其中骨科手术1080例,普外(胃肠、肝胆、腺体)手术1513例,泌尿手术769例,神经外科手术372例,心胸手术131例,产科手术987例,妇科手术912例,五官科手术710例,口腔科手术197例。手术顺利进行,无差错事故发生。

2 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的实施

2.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1.1 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所有的手术患者必须配有身份识别的腕带标识。接手术患者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不得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对于清醒的患者,请患者说出自己的名字。对意识不清、虚弱、重病、智力不足的患者可由家属或陪伴者叙述其姓名。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手术患者腕带标识信息、手术通知单、病历医嘱单,确保无误。

2.1.2 建立健全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所有手术患者都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认真做好交接并记录。交接内容包括:识别患者方法、种类,手术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病情、输液输血、特殊管道、皮肤情况、患者用物等。

2.2 确保用药安全

2.2.1 建立药品存放、使用、领取、登记、定期检查等规范制度,毒、剧、有专人管理及登记制度,符合规范要求。高危药品单独存放,标识要醒目。注射药、外用药、皮肤消毒剂要严格分开放置。

2.2.2 术中用药严格执行两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做好输液安全管理。

2.3 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2.3.1 手术患者术中医嘱大多数是口头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要大声复诉一遍,准确无误后,两人再核对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

2.3.2 大部分急诊手术都是电话通知,护士接到通知后,要立即报告护士长或相关人员,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急诊手术顺利进行。

2.4 建立临床实验室“急危值”报告制度 建立临床实验室“急危值”报告登记本,在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患者“急危值”或其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诉,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2.5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2.5.1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接手术患者时,与病房护士认真核对手术患者;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准备等,将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用药等)备齐,进入手术室与麻醉师核对手术患者、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准备等,麻醉开始前,麻醉师、手术护士、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手术患者、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开始前,麻醉师、手术护士、手术医生再一次核对手术患者、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2.5.2 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作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和家属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患者、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2.5.3 正确摆放手术,特别是对称器官的手术,摆放手术后,与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手术部位,防止安放方向错误。

2.6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2.6.1 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手术人员手污染是造成手术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预防手术感染应贯穿手术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规范洗手对控制感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医院每年进行手部卫生专项培训2次,培训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在职护理人员,还包括新毕业、转科的护士、实习生以及护工、卫生员等,并将其纳入职工技能考核评价中。考试不及格者,将取消其晋职、评先进的资格。加强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监测,每月对手术医生和护士手做一次细菌培养;将培养结果反馈到每个人,对不合格者,要求其限期整改。

2.6.2 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以及手术后的废弃物处理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手术后废弃物的处理,科室所产生的垃圾必须分类包装。医疗垃圾外包装必须有黄色警示标志。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登记以及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登记本必须记录医疗垃圾产生地、种类、数量和运送时间。

2.7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接送手术患者均用平车,并加护栏。协助麻醉师进行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穿刺时,巡回护士需用身体拦挡患者,变换手术时要协助患者,并将患者固定牢靠。

2.8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手术时间超过2 h,都有预防压疮的措施,手术患者皮肤受压处、骨突处都放水袋或棉垫加以衬垫。遇有手术时间过长、瘦弱、慢性消耗患者时术中应采取局部按摩等方式,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正确摆放手术,尽量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2.9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本院制定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及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运作流程,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责任人,免于处罚,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对于隐瞒不报责任人,一旦发现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扣款外,还给予通报批评。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文化的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作为管理者,必须提供员工安全生产必需的一切条件。

2.10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10.1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家属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2.10.2 告知患者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要性。

2.10.3 手术护士在进行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应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手术的重要性。

3 结果

6671例手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无差错事故发生,手术患者满意度达99%。

4 体会

4.1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作标识,多重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有效防止错接患者(送错手术间)和开错手术部位,特别针对神志不清、虚弱、重病、智力不足的患者。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和防范安全隐患,除了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意识外,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4.2 落实三方核对,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需密切合作,认真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各阶段、各环节、各项目清点核查无误,保障手术安全。

4.3 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手术患者服务。在紧张的手术进行过程中,要做到各尽职责,将各个环节工作衔接好,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手术患者的安全,是医护人员追求的目标。手术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是医护人员努力工作的回报;是给手术患者谋的最大幸福。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也是保障医护人员自己。

4.4 患者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患者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2]。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就是提高了护理质量。

4.5 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3]。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呼吁各成员国密切关注患者安全,提出全球共同努力,开展保证患者安全的行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保障患者安全活动,足见对医疗安全、患者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4.6 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一一落实到手术的全过程,保证手术的成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手术患者满意度达99%,增强了护士自身的成就感。

参 考 文 献

[1]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5.

[2] 曾龙英,黄婕.护理警示标识与患者安全管理.护理研究,2009,23(7A):1765.

[3] 孙元美.护理警示标识在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9,23(4A):913.

(收稿日期:2011-03-16)

上一篇:地市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异位妊娠手术治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