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木结构”的南方民居审美文化价值差异

时间:2022-08-29 11:58:00

浅谈“木结构”的南方民居审美文化价值差异

摘 要:中国建筑是木结构的王国,以梁柱为构架原则,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在众多的建筑中,民居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建筑类型,数量众多,分布最广。本文将以南方民居为重点,以徽州民居,江南民居和福建土楼为例,通过对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形态结构的比较,得出了“和中存异”的结论,并提出相互的文化应该加强交流共同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建筑美;徽州民居;江南民居;福建土楼

Abstract:Chinese architecture is the wooden structure of the Kingdom, with Liang Zhu as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with brackets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key. As an architectural type of the earliest emergence in verities buildings, folk dwellings are numerous and widespread. As the key point of southern residence, this paper will compris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Huizhou folk dwelling, Jiangnan and Fujian Province, and then reached " and different" conclusion and finally suggests the culture of each other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 together .

Keywords:architectural aesthetics;Huizhou people residence;south of Yangzi River people residence;Fujian tulou

中图分类号:TU3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8-0037-03

1 徽州、江南、土楼民居审美文化内涵的“和”

1.1“天地人和”的和谐思想

“天地人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是顺应自然和师法自然。对民居建筑而言,就是要使民居建筑和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的统一。而强调人居环境的“天地人和”理念正是客家围屋建筑、徽派民居建筑、江南民居建筑的追求。

客家围屋建筑较重风水,每建新居,无不借助风水理论,对选址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和自然景观进行综合优选,如果缺少某项风水标准,客家人则通过人工改造的办法来改造周围的环境。如宅前没水便挖水塘,以完善屋字的环境。

徽派民居建筑多是依水势而建,山环水绕。徽派古民居建筑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的格调。明清时期,古代徽州堪舆学说盛行“徽州居民对风水文化顶礼膜拜” 的风水理论, 风水文化对徽派民居建筑形态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同时徽州风水理论认为村落的选址布局及其形成的地形轮廓所包含的寓意和内涵是宗族文化的标志,讲究群和水的营造,在宗族最高利益的制约下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至天时地利人和。

江南传统建筑也始终是基于地形条件、使用要求,特别是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所生成的,建筑布局和构造追求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之间浑然无痕的境界与意趣,追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参天地,赞化育”的思想普遍体现在江南水乡古镇建筑文化中,从建筑选址,从空间到门窗灶厕、中心的道路走向、建筑安排、与自然的关系包括适应和改造制约着江南水乡古镇建筑的文化传统。

1.2“学而优则仕”的儒学思想

建筑体现了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客家围屋和徽派民居建筑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其建筑的文化内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强调的“学而优则仕”的人世理念在两派民居建筑上往往都是通过雕刻的图案、题额和楹联等表现出来的。如皖南西递古村“履福堂”的堂联为“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反映了该堂主人对“学而优则仕”儒学理念的追求。

客家人崇尚“重贵”人生价值观,深知“学而优则仕”的好处,这在客家围屋建筑中也有反映,如福建龙岩懿德楼门联是“立志在能传世业,文章华国自馨香”,充分表达了客家人对“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

江南水乡素有文化发达之乡之称,诗书文化气氛很浓厚,文人雅士云集。“纸笔墨砚”是读书人必不可少的东西,“读”在民居平面布局中有很大的体现。如东阳卢宅的“田”字形的平面布局,就有之意。

图1-皖南黟县宏村

图2-冬瓜梁

2 建筑风格的“异”

2.1 徽州——典雅大方之美

2.1.1造型美

任何建筑都通过各种结构、造型自己的建筑形象。明清以来,徽州的建筑匠师们巧妙地运用了空间、形、线、色彩、质感、光影等表现手段,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建筑形象。这些建筑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

2.1.2结构美

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徽派建筑中的梁柱、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美。徽派建筑的结构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饰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了完美统一,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2.1.3装饰美

外观朴素几乎是所有民居所共有的特色,但在内部的装饰装修上,则并不是所有民居都如外观一样平淡、朴素。徽派民居在装饰方面有着大量精美的雕刻,包括砖雕、木雕、石雕,与建筑本身相得益彰。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处。其内容广泛,手法多样。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质朴高雅,浑厚潇洒。

2.2 土楼——质朴奇特之美

2.2 .1结构美

土楼名字虽为“土楼”,但实际上却是外“土”内“木”。坚固的外墙与内部舒适的木构件共同组成了土楼特殊的结构系统。外墙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外墙便没有土楼,土楼外墙厚实而坚固。墙基以大块河卵石垒砌,并以小河卵石塞缝然后再向上以土夯筑。但外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与柱、梁共同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个部件都不能构成土楼。正是因为这样巧妙的结构框架,使顶面与楼面的重量通过横梁结构分散到外墙和立柱上面,使得外墙除了作为保护结构外,同时还与立柱构成了承重结构。

2.2 .2空间美

与庞大、封闭的土楼外部形象相比,其内部空间却是另一番景象。当你置身于这巨大的圆形空间里,仰望被圆型屋顶圈成的天空。不由让人感觉身在另一个独立而神秘的世界里。在走马廊向院内俯瞰,一层层充满节奏与韵律的的内廊和门窗,形成了一排排均匀的曲面,使得人们的视线在不知不觉中运动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向心力。这种理性与感性的高度融合,是客家人空间审美思想的最佳表达方式,也是客家人崇尚封建礼制中心地位建筑布局上的表现,这也正反映了客家人以“像”求“意”的建筑审美精神。

2.2 .3装饰美

客家土楼无论是从装饰的材料、题材上看还是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其装饰风格整体给人一种自然、质朴之美。一般不会精雕细刻,也很少采用艺术和漆油等处理方法。与粗放、毫无粉饰的土墙一样,土楼内的木构件也都是保持其自然属性的,比如棚枕、橼条。几乎都是不做任何处理地暴露在外面。土楼的大门,大多以石板做门框,除了门额雕刻门楼号或偶见门联之外,大多以毫无雕饰的整块石板做门框。门板也必以老硬杉木或杂木制作,一般在外表钉一层铁皮,也无装饰。在它们上面看不到繁杂的线条,而是注重在大的轮廓和镂空上的处理,不仅和土楼周身环境相协调,而且巧妙的以画龙点睛的手法美化了檐口屋角。

2.3 江南——清雅淡泊之美

2.3.1布局美

江南民宅多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等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如江南地区的通用形式厅井式庭院,是由数个院子组成中轴对称式的狭长民居。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组成庭院的四面房屋或园墙皆相互联属,屋面搭接,紧紧包围着中间的小院落。庭院由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形成了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走进一个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朴实素雅的形态,优美协调的比例,富于变化的尺度,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给人以深切的感受。

2.3.2结构美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木鬲扇、屏门等自由分隔。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

2.3.3装饰美

在装饰上,江南 民居较多的渗透出一种文人的味道。江南民居无论室外的木作所有部位的油漆都只采用单一的颜色,而且没有任何彩画,正好与粉墙黛瓦的建筑外观表里一致、浑然一体。表现出文人崇尚简约、含羞的审美情趣。屋顶部分很少用砖雕来装饰,一片小青瓦通过不同的砌法就可以巧妙的使用在屋面、屋脊、烟囱、封火墙等不同的部位。砖雕部分则主要用在砖门楼上,但也很注意保持适度,避免繁琐,总的造型仍不失优美与简洁。木作部分主要集中在梁头、枋尾、牛腿、雀替等部位,很多采用透雕后深浮雕,图案饱满具有创意,但在雕刻以后仍保持原来的单一色彩,江南民居室内不作天花,而是把外露的屋面或楼板底部做较细致的加工和油漆,构成朴实无华的本色天花,大面积本色部分与少量精雕细刻部分的对比,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图3-木雕

图4-福建土楼

图5-土楼结构

图6-江南园林

图7-水乡

图8-瓦墙砖雕

3 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在全球村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各地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模式化和国际化,民族化的建筑文化遗产益发显得弥足珍贵。民居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物态不仅在建筑表现形式上大放异彩,作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对游客也极有吸引力,而客家围屋和徽派古民居、江南民居建筑也已成为游客开展乡村旅游或古色旅游乃至是文化旅游的好去处。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在建筑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发掘充实各自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让中国的南方民居文化能够源远流长,走向更辉煌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曾伟.徽州民居浅析[J]. 福建建筑,2006年.

[2]李斌.江南水乡民居建筑文化的回归[J]. 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C].2000年.

[3]白宁.乐山乐水古民居——徽州民居巡礼[J].国土资源,2006年5月30日.

[4]牟德厚.福建土楼[J];丝绸之路;2004年12期.

[5]肖林.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思考[A]. 1999年.

[6]周学鹰,马晓.中国江南水乡建筑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7]侯又冰.中国建筑美学 [M].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年.

[8]余卓群.建筑与地理环境(中国古代风水学) [M].海南出版社,2010年.

上一篇:短期理财篇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有保障 下一篇:算好总账才能轻松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