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29 11:37:16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它要求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就如何实现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越来越多的教师就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目前,纷纷涌现的教学创新理论和教学方法为实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在借鉴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潜心钻研教材,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虽然教材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教学过程却是教师对教材和课程进行优化改革并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与传统的固定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是内容的多样化,还是涉及面的广泛化,都是传统教材不可比拟的。

当然,这些新的变化对早已习惯使用传统教材的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基于此,要想为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必须对新的教材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替换和改编,对其内容或顺序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调整。比如,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既可以有针对性地将pairwork与其他相关联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在阅读理解部分穿插一些语法,这样就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为实现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变教学模式,实施“愉快教育”

作为现代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愉快教育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中英语的学习中。比如,在“Body Language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一课中,其主要内容为不同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也各不相同,并且对肢体语言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针对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事先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途径准备一些与肢体语言相关的图片。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些图片信息进行理解和猜测,然后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即一个学生用肢体语言将其所看到的图片信息表达出来,其他同学则根据这个学生的动作猜测与之相对应的单词。通过此种教育模式,不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还能够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获得明显提高。

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不断升华的过程,即由最初做的经验向观察的经验过渡,最终转变为抽象的经验,如果能够在学生学习期间为他们提供更多观察经验,必然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包括文本、图像和声音等在内的各种经验,使抽象具体化,令想象直观化,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抽象经验的形成,进而化难为简,使学生的学习难度明显降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升。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事先制作好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声音等英语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进行Module 1 Europe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演示文稿PowerPoint设计三组与欧洲相关的问题,同时利用Word文档制作一张示意图,然后让学生利用英语进行看图说话活动,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并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所谓“先学后导”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事先预习的好习惯。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期间,事先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对学生掌握并巩固新知识大有帮助。单词回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而学生在进行预先阅读时,也会发现很多生词,通过查阅词典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生词的含义,从而顺利完成阅读。

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而老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每节课的问题,并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与此同时,老师应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踊跃发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成绩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应引导并帮助学生制订好复习计划,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有效课堂教学是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借鉴传统教学优势并结合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与新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方法。以学生为教学核心,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

参考文献:

杨娟.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1(24):125-126.

(作者单位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中学)

上一篇: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研究综述 下一篇:和谐知音,美妙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