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永远摆不平,你不玩还不行

时间:2022-08-29 10:46:45

绩效考核:永远摆不平,你不玩还不行

在80%的大多数和20%优秀员工之间,企业要如何做出选择?遇到这样的事情是真心纠结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永远摆不平,你不玩还不行!

年终岁尾,又到一年考核时。考核年年做,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头戏,在2002年我曾经写过一本人力资源管理的入门书――《第一次做人力资源经理》,后来放在网上,书中被查看和点击最多的章节,就是绩效考核那一章。

这说明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各个模块中,被企业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们非常重视的工作。可这么被企业重视的绩效考核工作,做起来却总是有点难,所有的人力资源课程,都把绩效考核列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绩效考核难搞的秘密是什么呢?

绩效考核,在技术上根本没有难度

有的课程告诉大家,绩效考核之所以不成功,是由于考核的指标设定不准确,要用KPI;有的说,绩效不能只考核,还要做绩效管理,建立绩效文化;有的说,考核不成功,是由于绩效考核的过程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在主导,没有得到老板的支持等。

其实,这些理由里面,关于老板不支持的说法,是不靠谱的。大部分老板对绩效考核是真心支持的。自心而问,老板当然想知道自己的企业里面,谁真正为企业做的贡献大,谁的业绩好,所以他没有理由不支持绩效考核。唯一可能使老板不支持绩效考核的原因,就是老板认为:考核可能达不到预期的能够区分员工业绩好坏的目的,反而影响团队士气。

绩效考核真的难吗?仔细想想,绩效考核是一位领导,对在一起工作的下属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而他与这些下属天天沟通汇报,每天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他怎么能不了解下属的业绩呢?

所以,绩效考核在技术上,根本没有难度,或者可以这样说,绩效考核在技术上的难度,甚至不能与招聘相比。拿招聘来进行对比,是因为招聘也是对人的评估。

在招聘的时候,招聘经理看一份简历的时间,不超过10秒,面试的时间也就1小时。整个企业一个招聘流程走下来,只用3~5人/时,基本上就要做出一个判断,这个应聘者是否适合本企业的某个岗位。

即使是最严格的招聘流程,对一个人进行背景调查、专业笔试、职业测评、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等,整个流程走下来,企业对一个人的评估,也最多不会超过15人/时。

招聘:少于15人/时,管理人员对陌生求职者的招聘评估;绩效考核:天天在一起工作的上司对下属的业绩评估,这两类评估的难度,是很容易判断出来的。

可如果绩效考核并没有那么大难度,为什么大部分企业都做得那么艰难呢?要知道面试可是大部分人力资源、用人部门的负责人、高管都觉得自己能够胜任并操作好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进行判断与评价的方法。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从根上进行分析,绩效考核的核心理念是:对员工进行区分,把员工按业绩分为好中差,然后给业绩好的20%的员工晋升加薪,业绩差的20%另行安排,抓两头带中间,中间60%的员工,都被带动、激励起来了。

绩效考核,80%的人发自内心地不认可怎么玩得转

老板都需要对员工进行甄别,分出好中差。人力资源部也很容易参考各类工具书,设计出一个逻辑完美的考核方案,推广执行。

可人力资源部设计得不错的方案,在实施的时候,要面对的不仅是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水平,方案还要面对人性的考验。

我们试想一下,在被考核的人中,被认为业绩不佳的人占到了员工人数的10%~20%,他们内心不会支持考核。

而那些被定义为平凡的60%的人,也没有从考核中获益,被考评为平凡平庸的普罗大众,自尊心也使他们不会因为这个结果,而支持考核。

所以,在企业内部,80%的人对绩效考核发自内心地不认可。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减少考核的有效性,使其看起来有问题。

在没有成功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时,强行实施考核,不但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还会影响士气与工作效率,对企业的运营起到负面作用。

例如:绩效考核总是被抱怨,大家都对考核不满意;主管经理不配合,不执行考核,不按时提交考核表;员工对绩效管理抵触,考核结果争议大;谁都不愿意得罪人,不愿意和员工发生正面冲突,直接上司不愿意给下属打低分,出现人情分,等等。

那怎么办?不考核了?不去触碰大多数人的自尊?

绩效考核,最佳实践是解决人心的归属

可如果企业不实施考核,就会让那20%,企业最优秀的员工失望,他们会觉得大锅饭埋没了他们的才华。面对没有考核的情况,他们会做出两种选择:要么离职另谋高就,要么消极怠工,以达到心理平衡。无论如何选择,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企业20%最优秀的员工,所创造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怎么办?在80%的大多数和20%优秀员工之间,企业要如何做出选择?遇到这样的事情是真心纠结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永远摆不平,你不玩还不行!

这就是绩效考核难做的秘密!

老板喜欢考核,有时并不像许多人想象得那样是为了克扣或惩罚员工,很多老板其实就是想了解谁真正做出了业绩,想公平公正公开地发奖金,但在无法把握考核的过程、结果与影响的时候,老板们通常会选择让奖金变成秘密,发个只有员工自己知道的红包,这样会更靠谱。

但这种做法的激励作用有限,也未必能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自己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如果在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奖金发放不透明的话,可能会出现派发奖金的经理人的情况,使考核失去公正性,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绩效考核涉及利益的分配,涉及一个员工在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对此都很看重。要解决绩效考核的难题,最佳实践是:解决人心的归属。加强员工关系管理,依赖企业的管理团队,建立信任文化、绩效文化,成就一个支持考核的中间层,把企业的管理意图,有效地贯彻下去,取得大多数人对考核发自内心的支持,绩效考核才能实施。

上一篇:微电影营销,带着优质内容前行 下一篇:练力不练功,到头来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