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艺术整合的教育魅力

时间:2022-08-29 10:04:16

语言与艺术整合的教育魅力

摘 要:《纲要》中提到:“通过各领域内容互相渗透而达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近年来,我在幼儿园大班进行“语言领域的古诗欣赏与艺术教育相整合”的教学探索活动。把语言与艺术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将古诗欣赏与音乐、美术相结合,便成了快乐地娱乐活动。让幼儿在唱、跳、画中愉快欣赏古诗,理解古诗内容,发展幼儿想象力,充分培养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

关键词:渗透;整合;和谐发展

《纲要》中提到:“通过各领域内容互相渗透而达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近年来,我在幼儿园大班进行“语言领域的古诗欣赏与艺术教育相整合”的教学探索活动,效果良好。

古诗,中华语言之精髓。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结晶,对5-6岁幼儿进行古诗文欣赏教学活动,可以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孩子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一种淡淡的无意识之中把古诗文融入幼儿心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之间给幼儿以影响与启迪。但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幼儿不易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所以通常情况下幼儿学习古诗比较枯燥和乏味。我在大班下期将古诗欣赏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把语言与艺术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唱、舞、画中愉快欣赏古诗,让语言教学成为幼儿娱乐活动。

大班阶段,幼儿的语言发展及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思维方式已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迈进。这为我们的古诗欣赏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欣赏古诗呢?语言与艺术结合起来,对语言及艺术进行整合。这就要讲究语言的艺术魅力。大家都知道,艺术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幼儿通过绘画、唱歌、舞蹈等方式表达情感,表现自我。怎样将枯燥的古诗与艺术教育整合起来呢?

一、说古诗

以古诗《咏鹅》为例。教师展示古诗,为幼儿解说:大白鹅啊大白鹅、你弯曲着脖子仰天歌唱,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多好玩啊!教师将古诗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出来,幼儿一听便明白了古诗的意境,再吟诵古诗就朗朗上口了。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可让一部分幼儿朗诵古诗,另一些幼儿解说古诗意境,把诗词与意境结合起来,在诵读古诗时,幼儿更能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二、画古诗

画古诗也就是把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形象地画出来,即为古诗配上画。诗配画不仅是诗形象的解说图,更是诗的意境的再创造,不仅让幼儿体会诗歌的意境,还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如在春意盎然的季节,我请幼儿欣赏古诗《咏柳》。先请孩子们观察春天里有哪些变化,孩子们看到柳树发芽,春风吹拂,柳条飘飘;燕子飞翔;花儿盛开……再把孩子们看到的东西大胆画出来,一幅栩栩如生的《咏柳》图便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时候再来让幼儿欣赏古诗,看着画面吟诵古诗,便能轻松地体会到古诗的意境美了。又如请小朋友为古诗《古朗月行》配画插图,小朋友们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得出为这首古诗画插图,要画一个圆圆的月亮,还有一个小朋友抬头望着那个又圆又亮的月亮。由此可见,孩子们知道诗中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孩提时代对月亮的认识。而在为古诗《池上》做准备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一个炎热的夏天,小孩撑着小船,来到池塘里,看见许多美丽的荷花,还有好多好吃的莲子,于是他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们画出美丽的荷花,结实的莲子,火红的太阳,划着小船的孩童……一幅天真并且充满童趣的池上小图便活灵活现地展现的孩子们眼前。带着如此美丽的意境去欣赏古诗,难道孩子们还会厌倦吗?孩子们对古诗心领神会后,为古诗《画》配图便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三、唱古诗

唱古诗顾名思义也就是唱着歌儿学古诗。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语言,它同样能表达人的所思所想。如何将语言与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音乐与语言虽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实质是相通的,幼儿在习得语言经验的过程中适当渗透音乐元素,能让孩子产生由衷的快乐,从而提高对语言的兴趣,体会运用语言的快乐。在古诗欣赏活动中,将古诗词填入孩子们优美的旋律中,进行吟唱,会大大提升孩子们欣赏古诗的兴趣。我在古诗《静夜思》欣赏教学时,先为孩子们简单讲解诗意并吟诵两遍后,将诗句填入一首优美并符合此古诗意境的旋律中,孩子们突然精神焕发,跟着唱起来。随后,引导幼儿将古诗《相思》、《春晓》、《悯农》等诗句填入旋律中,谱出了一曲意境悠扬的歌曲《唐诗大联唱》。孩子们兴趣浓厚,有成就感,唱起歌儿来声情并茂,情感也就来得更真挚。

四、运用肢体语言激发幼儿欣赏古诗的兴趣,理解古诗内容

幼儿的最大特点是喜欢动感,具有动感的事物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兴奋,让他们愉悦。肢体语言正是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充分运用动作提高孩子的兴奋点,让孩子们跟着感觉走,边做动作边朗读古诗,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以《悯农》为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只教孩子朗读诗句,反复的读几遍,孩子们就厌倦了,兴趣也没有先前那么浓了,这时如果教师配上恰当有趣的肢体语言,比如:双手握锄把劳作,只手遮阳仰望天空,双手从额头往下做擦汗式,只手食指指地下,双手比盘子形状大小,只手作数数状。这时孩子们马上会绽放他们可爱的笑脸,立刻跟着老师动起来,边读诗句边表演,欣赏一首古诗感到很轻松。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各大领域并非各执一方,而是相互渗透的。如何在语言中展现艺术,在艺术中升华语言,这便成为语言与艺术的整合魅力之所在,也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心探索的问题。

上一篇:对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把学生带进戏曲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