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如何推进产业升级

时间:2022-08-29 09:42:38

广东如何推进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港澳台资本为主导的外源型经济推动下,广东经济率先崛起。1980―2007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49.65亿元增长至30606亿元,经济总量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后又超过台湾。但在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同时,广东大量的外源型企业与民营企业仍然以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业居多,产业结构轻型化特征比较明显,整个工业体系基本上还处于产业链低端。为此,近几年来,广东省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为重点,着力加快了产业升级步伐。

一、广东推进产业升级的进展与成效

近年来,在工业化进程为外源型经济所主导、自身资源匾乏和环境容量有限、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以及劳动力约束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广东省抢抓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工业发展政策重点向重化工业倾斜,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大对汽车、石化等产业基地和重要产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努力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培育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升级取得了重大进展。

重化工业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近年来,广东新上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广州丰田汽车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广东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项目,加快发展高新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等一批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高增长性行业,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集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目前,广东产业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现代产业体系已具雏形,以广州汽车为龙头的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大石化产业和沿海石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轿车、炼油和乙烯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2007年,广东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8.9%,轻工业增长17.6%,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快1.3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例由2000年的47.6∶52.4变为2007年的39.2∶60.8。

新兴支柱产业快速发展,传统支柱产业有所收缩。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猛,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呈高速增长态势。2006年,新兴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5195.49亿元,占全省工业的41.6%。而传统支柱产业的地位相对下降,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等占广东工业的比重分别下降到6.1%、5.9%和3.9%。

自主创新成效突出,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近几年,广东加大了自主创新力度,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三,在信息与通讯、新型发光和显示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生物技术与医药等关键领域取得明显突破。广东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05年起跃居全国第一。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分别达到299个、665个、108件,获中国世界名牌产品4个,均居全国前列。2002―2007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4700亿元增加到1.87万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内部结构得到优化。近年来,广东省服务业规模迅速扩大,服务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4755.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3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总量一直保持在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连锁经营以及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型服务业发展迅速,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二、广东推进产业升级的主要做法

不断强化产业发展导向,优化政策资源配置。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邀请部级的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业产业竞争力调研活动,对广东省电子信息、电器机械(机械、家电)、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等9大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广东再次邀请中国科学院对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展开研究。2004年,广东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结合全省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并对《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作了修订,出台了《关于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理清了9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广东淘汰劣势产业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高增长性产业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导向。

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99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调整。2004年,广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提出“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障”的战略思维。2005年9月,广东出台《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战略目标。2006年9月,广东出台《关于促进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决定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倾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根据这些政策,广东先后组织实施了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26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关,还开展了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粤港联合科技攻关。与此同时,还加大了对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显示广东优势和特色的研究团队。到2006年底,全省已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6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8家,已建立14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9个部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组建起先进装备制造等18个产业创新平台;省级专业镇和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分别达到201个和128家,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14个省级公共实验室。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突破技能人才短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制约。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产业工人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事故发生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仅如此,技术创新也更多是来自于基层,尤其是一线技工的实践,那些亲身参与实践的一线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将是技术自主创新的力量源泉。对此,近年来一度遭遇“技工荒”的广东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广东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为广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筑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至2005年底,广东共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898所,在校生148.6万人;各种培训机构近万个,培训点8万多个,全省职业教育和培训能力在年800万人次以上;各类高职院校在校生占到全省本专科在校生的52%,专业设置基本覆盖全部产业部门,电子信息、数控机床等一批市场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广东的职业技术教育已连续夺得招生数、在校生数、校均在校生数、技能鉴定人数、毕业生就业率等5个全国第一。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2005年1月,广东出台《关于加快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文件形式明确提出,国民经济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和工业现代化,而且包括服务业的现代化。在发展服务业的过程中,广东以市场化为主线,积极通过加强分类管理、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市场竞争、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和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不断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同时,在鼓励服务业引进先进技术、实施名牌服务战略、推进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连锁经营、抢占对外开放先机、扩大服务产品出口、推动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此外,还以规范服务业管理、改善消费环境、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城市化步伐等为切入点,下大力气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有效地推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三、启示与建议

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从产业层面看,我省与广东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以块状经济为特色的制造业,主要产业目前仍然集中在传统领域,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低成本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贸易摩擦增多,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因此,我们应重视借鉴广东推进产业升级的做法与经验,针对我省的实际,找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研究制定强有力的产业升级政策,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皮革、机械等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链向高端的提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全面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通过整合提升块状特色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与规模效应,促进我省产业高水平的集聚和集群发展。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要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重要装备开发项目,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自主创新投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推动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创新成果运用,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加快推动制造大省向创造大省、品牌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变。同时,要高度重视培养和引进创业创新人才,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着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相对于广东、上海等省市,我省服务业水平不高,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要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采取综合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和品牌化。要以生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使服务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政研室)

上一篇:把治理农村垃圾污水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下一篇:广东以产业集群为主体创建区域国际品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