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语言品味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29 08:09:18

比较法在语言品味中的运用

语文课的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这要求教师要对文字有独到的感悟和发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腻地品味语言呢?比较法,是语言品味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较法”就是找出事物、情境之间异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是否精妙,谋篇布局是否合理,情感表达是否顺畅,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表达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方面阐述比较法在语言品味运用中的有效策略。

一、颠覆前后的比较

对于简练而凝重的语言,如果常规的品味方式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意味,而通过增、删、移、换等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是增词比较。文学语言中的留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在阅读时就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丰富的潜台词。如杨绛的《老王》中的“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这是老王临终前,为了报答作者一家平日里对他的关心,奇迹般来到作者家里送香油与鸡蛋的一个细节。当我问:“老王,你好些了吗?”,老王“恩”了一声,他既没有说“好些了”,也没有说“我很不好”。其实他是答非所问。假如把老王的“嗯”,增补为“嗯,我很不好,可能马上就要死了”,或许我当时就会嘘寒问暖,又或许会带老王上医院,那么即使后来老王去世了,作者也不会如此愧怍。但问题是当时老王答非所问地“嗯”了一下,而作者却完全没有关注到这个细节,所以当听说老王在来作者家后的第二天去世后,心里总感觉不安。因为作者觉得自己根本没把老王当做亲人一样来关心与平等对待,只是把他当做弱者来同情与关照。通过增补词句比较品味,我们发现老王的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恩”,其实为后文作者的愧怍之情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二是删词比较。它是指将修饰限制成分加以删减,并将删减后的文字与原文进行比较,以体会语言的妙处。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如果拿“无可削”和“不得减”作标准来观照语言材料,当能品味到语言的真味。

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一句。删去“等”、“再”、“又”,改为“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来了”。朗读比较发现,原句中的“等”“再”,可见当父亲远去时,我一直注视着父亲的背影由近而远,由显而隐,直到完全消失的整个过程,我对父亲的感动、留恋、不舍、担心、惭愧、惆怅、悲悯等多种情感也随着背影的渐渐消失而越来越沉重。“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说明我不是第一次流泪,我是再次被父亲的爱所感动。若去掉“等”“再”“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那种依依不舍、感动、惆怅等复杂的情绪明显没有原句来得浓厚,而且“我的眼泪来了”还让人误解为这是我第一次流泪。通过删减与原句比较品味,就不难看出,这看似可有可无的三个字,却体现了儿子当时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父子情深,想到父亲的至亲至爱,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为是,想到父亲的命运和前程,生起了无限感慨。通过这样的比较品味,学生能深入地理解本文的主旨。

三是移位比较。这是指改变句序或者调动句子中某个字或词的位置。然后与原文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如泰戈尔的《金色花》中“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引导学生品味,先变换句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朗读比较品味,原句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焦急与担心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天真、调皮、自以为得意,增加了亲密感。而变换句就没有这样丰富的表达效果。改变句式进行对照比较,揣摩品味,让学生更直接、深刻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只需三言两语就能使学生领会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

四是换词比较。这是指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句中的词语,然后两者比较表达效果的差异。如鲁迅的《风筝》中原句“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改写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扔在地下,踩扁了。”引导学生朗读,比较品味“抓、掷、踏”与“折、扔、踩”的表达效果。“抓、掷、踏”,三字可见“我”当时因为“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竟在做如此“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愤怒充斥着“我”的大脑,看到“风筝”“我”出手之重、用力之专、发泄之狠。三个动作传神地写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与后文小兄弟的“惊惶”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折、扔、踩”三个动作较之“抓、掷、踏”意思相近,但从力度上分析明显没有“抓、掷、踏”来得大,来得狠,那么对作者的怒气、粗暴的刻画也没有“抓、掷、踏”来得深。因此,学生就不难理解“我“当时那种“盛怒”的情景,而就是这一行为,为后文“我”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一心想补过,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做了很好的铺垫。

当然,语言品味中增、删、移、换等方法的区分并不是十分明晰的,运用也不是孤立和单一的,有时几种方法综合使用,效果会更好。通过增、删、移、换等方法对语言进行比较,学生才能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遣词造句上不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滋养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结合生活体验的比较

结合生活体验比较品味文本语言,就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文中的情境进行比较,品味文中语言的奇妙之处,能更深层次地打动学生,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如琦君《春酒》中“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日里喝饮料是如何喝的?同学都说是一大口一大口,咕咚咕咚爽快地喝。而作者喝八宝酒只能喝一指甲缝,让同学看看自己的指甲缝到底有多大容量?简直是微乎其微。那为什么这么好的八宝酒母亲只让我喝那么一点点呢?因为八宝酒太补了,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的。母亲慈爱温柔,孩子的活泼调皮都从这“一指甲缝”一词中体现出来,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喝饮料与文中“我”喝八宝酒的情境进行比较品味,使“我”与母亲的形象就更加鲜活了。

三、原稿与修改稿的比较

原稿与修改稿的比较,就是作者原先写作时的遣词造句与修改并定稿后的遣词造句进行比较品味,把握修改稿的精彩之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伏”原稿是“趴”,“窜”原稿是“飞”。“趴”紧贴地面,且口语色彩较浓,和上下文的书面色彩不协调:而“伏”写出了黄蜂的轻盈。“窜”与“轻捷”搭配,更能表现叫天子从草丛间突然高飞的慌乱、敏捷。

比较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办法。正是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学生才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语用词上“无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滋养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韵律,感知语言形象的魅力,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通过比较,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揣摩语言的热情,从而催生对母语的深厚情感。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教育集团

上一篇:农村小学教师素养提升与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浅谈数学高考复习中思维方法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