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

时间:2022-08-29 06:54:14

如何利用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

这个命题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中学语文课的内容特点,二是中学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三是如何使前两点恰当结合,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下面,我就这几个问题,结合我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就中学语文课的内容特点而言,传统的语文教材都强调语文学科知识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比较忽略它的人文性。随着素质教育讨论的广泛深入及素质教育实践步伐的大大加快,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完成,一些更新更能体现时代特色和未来社会对语文教学需求的新内容、新课题被补充到语文教学的内容中来,如文学艺术内容的加强,思想文化内容的更新与扩展,如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的培养等等,并逐步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而形成共识。这无疑上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这里,我主要强调一点,就是语文课对人文性的强调重视毫无疑问,是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的教书育人思想的升华。它理所当然的给每个语文教师肩头压上了义不容辞的素质教育的重担。

语文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为他所面临的每个字词、每个语句、每个画面、每种形象、每篇作品,乃至每种思想、感情、境界等,都无不体现人类的智慧与文化,都无不体现其深广的人文背景,而这些又都毫无例外地要与每个学生身上的社会性和人文特质发生反应,引起共鸣。正是因为语文教材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无数形象的素材,才使我们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如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质情操陶冶、性格感情完善,乃至各种实用技能的培训及潜在智能的开发——都变得不仅可能,而且十分现实。这是语文课在素质教育方面其他学科都难以匹敌的优势。

其次,再从中学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看,第一,是不稳定。这是由于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尚未成熟定型的生理因素所决定的。这时的他们,什么都不太懂,但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不甚了然,但什么都想弄个明白。就像一个刚睡醒的人,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了一切,又看不懂一切。因此,他们急于要知道,急于要明白,反映在学习上,就是他们好奇心强。他们整天睁大眼睛,不知疲倦地看,看那些他们以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了的大人们在干什么;他们有意识,甚至可以说目标明确地在心中确立了一个个偶像,供自己模仿学习。他们用独特的方法感知世界、学习知识、认识人生。第二,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逐渐地学习由个别到一般的过渡,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不满足于具体的表象,更想弄清楚表象后面的实质。他们已不满足于低效率地一件一件地感知事物,而是学着用联想与想象的高级思维方式,把自己的思维扩展到更深更广的时空领域。他们开始独立地思考,并开始构筑自己的理念体系;开始有意识地体验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别人的喜怒哀乐。一句话,伴随着他们思维模式的转变,他们已经踏上了自己的思想之路,开始了自己的情感历程——他们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这些心理特征为教师的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提供了条件。每个教师只要留心,那么每个字后都有智慧,每个词后都有文化,每个形象后面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思想、境界、情趣等等。这些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具体体现,如能自觉地将语文知识与它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教育、影响、熏陶、感染学生,不就很自然地体现出了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吗?

最后,谈一点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课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素质教育的感想。前面已说过语文比其它学科更具有素质教育的广泛性和优势条件,但如何利用,却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具有个性化的问题,它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这一课题,没有具体的规范,只有宏观的界定;没有刻板的程式,只有灵活的运用。事实上,这正是每个教师教学个性化的演示场,是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最好场所。前文说过,语文教学中所遇到的每个字词、语句、形象、故事、思想等,无不蕴涵深广的文化底蕴与人文背景,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讲每个字的时候都要弄清楚这个字的来龙去脉,发展嬗变,微言大义等,它只是要求每个教师心目中要时时确立各方面培养学生素质这种意念,然后自觉而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比如我们讲到司马光的故事,讲到晏子使楚的故事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融进智慧机敏等文化内涵,进行相关的合理申发。讲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很自然就会融进情感、情境、情趣等人文因素。讲到《卖炭瓮》的时候,很自然就会融进思想认识、情感倾向等社会人文因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品质和意志教育的良好素材;陆游、杜甫、文天祥等等,其人其文,均可作为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杰出典范。这对每个教师来说,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只不过就看你重视的程度、申发引譬的程度,以及和学生结合的程度而已。总而言之,只要妥善引申,恰当取譬设境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教育和感情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在初步形成自己世界观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个性,塑造出自己独特、健康乃至完美的人格形象和感情形象,才能在各方面获得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小学体育课堂引入跆拳道对学生礼仪教育的作用 下一篇:快乐农村生活 完美语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