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深处自然行

时间:2022-09-06 10:25:19

爱到深处自然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班主任总会以“老大”自居,认为学生一切行动都得听指挥,否则便是“大逆不道”。偶尔有学生顶撞,便接受不了,总觉得就是他们的错。即使是自己的不是,也不愿表露。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新型班主任,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应该做到:

一、要加强自身修养,赢得学生尊敬

作为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针对上述事例,在事发时,教师如果不激动、不发火,那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作为班主任,也应顾及到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负面效应,理智要战胜感情,采取冷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事要宜冷不宜热。这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二、宽容和理解是爱的最佳诠释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教师一味苛求学生,以猫对老鼠的姿态自居,到头来只能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在教育现实中,我们能够经常看到许多“成功”的改造,如许多活泼好动,虽有些毛病,但浑身上下充满灵气的学生被一些“严师”训教之后,这些学生变得温顺安静了,由“敢想敢说敢做”变得“叫我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让做的事不做”,或者干脆“做了也不让你知道”。教师的这种可怕教育抑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了学生智能的提高,扼制一代创新人才的产生。上述案例就鲜明地体现了这点,学生最终对教师是敬而远之,而那个同学也选择了沉默以示抗议。因而,在这类事件发生时,万万不可急于采取行动,如找学生家长告状,或把学生交到政教处来寻求解决的办法。而要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类事件,是不是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不足之处。如果自己能用爱的方式来解决,何必再去找学校、找家长呢?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要寻求事情的根源,从最终原因入手。处理的时候态度要真诚,由不得半点虚假,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耐心地去引导,开诚布公地与学生交谈,处处为学生考虑。与此同时,我们最后要以宽容为怀,能不处罚的决不处罚。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如果能通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受一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应该用爱多去关心学生,多去了解他们的苦楚,多换位思考。从中发现或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找到学生犯错的根源,然后宽容相待,这样势必会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也正是这份爱心、诚心、宽容,让他们将老师的爱永远藏于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那么还会出现这类现象吗?

三、要讲究教育方法,注意批评方式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他们要求独立自主,不喜欢别人的管教。他们在家庭中是中心、是皇帝,对家长的批评就经常不服气,何况我们老师呢?但我们就能袖手旁观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然而,在管教的时候,我们要用真心去爱他们,去教育他们,在这过程中就要讲究方法,注意方式。

首先,注意批评的方式。假如你的学生犯了本不应该犯的错误,此时不可发怒,更不必怒发冲冠,此时要注意一个“忍”字,可用烧“温火”的办法,谆谆教导,促使其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愧疚感,让其在心灵深处有自责惭愧,达到批评与教育的目的。

其次,注意批评的场合。批评要注意场合,也就是要注意氛围,态度要顾忌教育对象的自尊,严肃但不失温柔,犹如和风细雨,在适当的场合要有机发挥,促其改过自新。

最后,注意批评的尺度。批评时切忌急躁、鲁莽、简单化,不要大动雷霆,甚至“歇斯底里”,一棒子打死。教师应该要言传身教,以温和的语言,恰到好处、点到为止地批评,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批评之中还要蕴含着“扬”,即先抑后扬,鼓励和增强他们的信任,树立教师对他的信心,让他自己也觉得:“老师如此爱我,我通过努力,也会是好样的。”

“我有的只是爱,我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也是一个极空洞的贫者,我没有别的动力,我只有爱;我没有别的能耐,我只有爱;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只有爱。”徐志摩的这首诗寓意深刻地道出了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我相信,爱是帮助学生最大的力量,也深信怀抱着这样的理想,教育才有永恒的生命!

上一篇:夏的温度史:全城“热炼” 下一篇:相信种子 相信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