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创造性教学方法

时间:2022-08-29 04:54:20

浅谈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创造性教学方法

【摘 要】英语学习需要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要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和有关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是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活动任务化对开发创造比思维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英语 课堂教学 开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教学法

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具备迎接未来挑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进而达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英语教学的设计(内容、策略、方法),应体现一种创新的思路。而语言创造性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教育的结果。课堂上,从整体过程看,教师取关键作用,学生依赖教师;从教学双方的心态看,教师满足于发号施令,学生习惯于听命顺从;从教学的即时效应看,教师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学到了知识;但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偏低,学生的创造性遭到扼制。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而不是运用能力的培养上。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而教学中,偏重语法条例,机械的单词和句型操练,翻译和背记语言材料,结果学生死记硬背了不少语言知识,而语言交际能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学生如何在英语语言应用做到灵活自如,我觉得,应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实现。

一、营造创造性思维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所以,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需要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以尊为重,培养学生自信心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基础薄弱,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尊重他们的个性感情和才智能力,实行课堂教学结构的开放,进行平等的双向交流。如,问答时要以提问教学内容或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为主,提问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以鼓励他们的学习勇气。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所反馈的信息,弄明白教学症结所在,从而作出及时的调整。

以趣激学,挖掘学生潜在力 。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掘”以趣激学”的因素,运用多种直观形象(如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音乐、会话、游戏等)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增加兴趣。学生感觉学中有趣,学有规律,并在往后的学习中主动探索学习规律。让学生有成就感,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经历了成功,就会产生喜悦,变成求知创新的内驱力。

搭建平台 ,培养学生创造性。 创新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只有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思维才能一步步地被激发,运用时才能达到自如灵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才能被培养和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学应采取集体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如,可以采用学生广泛参与思维活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或全班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等等;也可以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或探究发现,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或其他活动,进行交往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可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

二、强化创造性思维训练,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但对于学校的课程普遍不欢迎。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智能素质。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通过一定的训练学生逐渐会从单纯的方法模仿,发展到思维模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每学完一个对话除了让学生扮演外,还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和旧的知识创设情景自编一个新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进行背景教学法训练。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借此发挥,启发诱导他们敞开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避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多元思维的习惯和探索精神。

总之,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因为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它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更主要的是它能有力地促使学生广泛、灵活地思考,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及周密性,同时适应了职业技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何其莘.《新概念英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10月.

[2]张武升.《创造性教学模式》[M].江西教育科研出版,1990年第3期.

[3]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2002年.

上一篇:我心中的快乐体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下一篇:昍旺返利模式与直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