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时间:2022-08-29 04:19:34

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摘要:竞争平衡作为团体职业运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一直被认为是职业体育良性运行与否的重要标准。运用经济社会学研究思路,采用历史与比较分析法,将职业体育竞争平衡放在特定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网络中进行分析。认为: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缘起于职业体育全球化前的经验性总结,带有明显的单一联赛考察视角和片面的经济性目标追求,并依托其考察对象的高水平,成为西方职业体育运行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当今职业体育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竞赛结构的拓展以及收入来源变化,对该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此外,作为先发强势职业体育经验积累产物的竞争平衡理论对后发职业体育运行模式的适用差。因此,结合我国职业体育实际状况,应强化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性,提倡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谋求超越发展。

关键词: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缺陷;非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1—0006—06

Abstract:The competitive balance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of professional sports, which is a basic economics theory of professional sports。With economic sociology idea and the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We study the competitive balance of professional sports on the specific social processes and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It has been thought that the competitive balance of professional sports originated from the empirical summary before the globa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sports,with a clear one—sided perspective of league investigation and economic goals pursuit, and turned into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western professional sports based on its high level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But today it faced such challenges as:professional sports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competition and income sources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structure changes, and its appliance is poor for our professional sports。From our actual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sports,it should promot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ports in China。

Key words:professional sports; competitive balance; defects;unbalanced development

从人类知识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学旨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含有经世济民的的本源性理念。在主流经济学的论断中,资源稀缺是基本理论前提,诚如罗宾斯(2000)[1]指出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用稀缺手段达到既定目的所引发的行为”。换句话说,在谋求推进人类发展的前提下,经济学需要借助或依赖于资源稀缺的理性手段,回答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实现最终目标的问题。即经济学更多是关注如何达到经济目标的过程,研究稀缺手段在市场互相竞争与合作之间的配置问题。正是在这种理论导向下,以研探社会经济运行的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的福利经济学走上历史舞台。在福利经济学研究视线中,有关竞争平衡的研究首推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即竞争均衡的经济是帕累托有效的。这一定理向人们提供了对于竞争性市场经济保持信念的智力基础[2]。职业体育作为一种竞技体育的市场运行模式,其包含归属市场体制的本质内涵。按照C·E·林德布鲁姆(2002)[3]的市场体制概念,职业体育则具有按照市场配置资源,协调职业体育相关群体利益的制度体系的内涵。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则要保障市场在竞争中实现效用最大化,一方面市场要充分挖掘竞争手段在稀缺资源配置中的价值,发挥市场价格、利润等媒介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协调相关利益制度安排上,又要兼顾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正是在这种理念指引下,职业体育的竞争平衡理论得以产生,并成为竞争经济学的主流理论。在运行表征上,职业体育竞争平衡就要力图维持职业体育联盟内资源配置的平衡化,保证各球队实力的均衡,特别是球星的分布平衡。

回到现实,作为团体职业运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竞争平衡一直被认为是职业体育良性运行与否的重要标准。不过,近年来北美职业体育联盟却呈现颠覆过往传统,球星分布更加集中的特征。如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就显现出凯尔特人“三巨头”的巨大成功,到热火队“新三巨头”的炙手可热,结果2010—2011赛季全明星赛的东部阵容中7名球员来自这两支球队,无疑考验着联盟传统运行理论根基。而当前的欧洲足球职业联赛中,也往往呈现一两支球队集中过多优秀球星的强势格局,如西甲的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德甲联赛的拜仁慕尼黑,意甲的国际米兰等。2010年第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中,以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两队为班底(主力阵容中拥有10名两队球员)的西班牙队一举夺魁,拥有多名拜仁慕尼黑球员(5名主力球员)的德国队也取得佳绩。上述现象揭示的特征显然有违职业体育竞争平衡。作为后发的我国职业体育也出现了相类似的状况,特别是恒大集团的介入更将问题进一步激发。继强势出击职业女子排球联赛,又高调打造广东恒大足球队,该队冲超成功后的重金引援,购买了数名国脚级球员,打破了原有中国足球联赛的竞争平衡,使得反腐打黑后的我国职业足球再次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面对现实挑战,有必要重新检研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理论。本研究力图运用经济社会学研究思路①,将职业体育竞争平衡放在特定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网络中进行分析。在探究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采用历史与比较分析法,探究其存在的理论背景和现实缺陷,并结合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实际,考察我国职业体育的竞争平衡问题。

上一篇:意义视界中的幸福辩证法 下一篇:打包大连全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