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票决制”的力量

时间:2022-08-29 03:32:32

[事件回放]

2004年,玉环县人大常委会开始实施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票决制,并于当年6月出台了《关于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工作报告的表决办法》。2009年6月26日召开的玉环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同时否决了政府的两个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

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票决制,是近几年玉环人大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也是名片式、品牌式的监督方式。

自2004年此项制度实施以来,玉环县人大常委会共作出《审议意见书》并进行票决19次,其中有4个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在表决时未获通过,否决率达到20%以上。其间,更出现了“一次会议否决两个报告”,这样在人大历史上堪称“孤例”的“否决案”。

在社会普遍呼吁人大增强监督刚性的现实语境下,人大否决政府报告的新闻效应不言而喻。因此,审议意见票决制成为我新闻写作的重点。围绕先后出现的几个“否决案”,先后写了《票决的力量》和《一次会议否决两个报告》。在《浙江人大》刊发后,分别获得了省人大好新闻二等奖和一等奖。

在稿件的编发过程中,和杂志社编辑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使文章不仅没有停留在否决案的表层喧闹中,更对否决背后的刚性制度性安排,以及加强跟踪取得实效的监督手段进行剖析,通过对履职实践的总结,提炼可供借鉴的监督经验。

这两篇文章在《浙江人大》发表后,又先后在《人民代表报》、《民主与法制》、《法制与社会》、《法制与监督》等刊物刊发,并被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人大与议会网等网络媒体转载。与此同时,前来向我索要相关材料和组织赶赴玉环交流学习的同行更是络绎不绝。

《浙江人大》以其精益求精的办刊理念,不仅对基层人大的创新工作和先进经验进行了有力的宣传,极大地推动了各地人大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设,对人大宣传队伍的培养和成长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曾经的新闻工作者,看到好的新闻题材难免手痒。这几年,在做文秘工作之余,我陆续写了20余篇通讯,陆续在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不曾想到,2007年至2009年,竟连续3年在省人大好新闻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连续3年在台州市人大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而这几篇获奖文章的“首发地”居然都是《浙江人大》。

清楚记得,2006年,我曾以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为背景,创作了通讯《小豆腐引起大关注》。这是我调至人大工作后的第一篇“大块头”文章。在编辑老师的提点、修改后,相继在《浙江人大》、《中国人大》杂志刊发。

也正是凭借此文,我第一次获得了省人大好新闻一等奖。获奖之后接到了台州市人大研究室宣传处同志的电话,说这个奖也是台州市人大历史上的第一个省人大好新闻一等奖。想不到,自己还成就了一个小小的“纪录”。

不过,这几年来的编读往来和投稿经历,让我对《浙江人大》对稿件质量之严苛,印象深刻。每次投稿之后,相关编辑都会来电探讨文章的修改意见,有时电话长达半小时,有时还会传来通篇“飘红”、标注得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其对文章宁缺毋滥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可见一斑。一次参加杂志社组织的笔会,一些同行也“埋怨”,“老编们”眼力太毒、要求太严,不满意退回修改,再不满意还得修改,有一篇文章前前后后改了5次,其间搔头嚼笔,搜索枯肠,绞尽脑汁,“简直痛不欲生”。

当然,也正是在这种严苛的“淬炼”之下,文章质量才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和初稿相比,简直如“凤凰涅,浴火重生”。这几年,大凡在《浙江人大》刊登的作品参加各级人大的好新闻评选,屡屡获得大奖,便是最好的佐证。

上一篇:以策划谋造时政大刊 下一篇:以创新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