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剧录制技术的艺术再现

时间:2022-08-29 12:01:38

浅谈广播剧录制技术的艺术再现

摘要:当前,随着录音软件、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剧需要发展性地融入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以充分体现其声音艺术的特色和魅力,不断挖掘声音在广播剧中的潜力。本文从广播剧录制技术角度,结合录制技术和艺术,简要论述广播剧制作过程中技术表现的艺术性,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广播剧 录制技术 艺术再现

广播剧属于戏剧的一个分支,是无线电广播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历史与其他戏剧种类相比是最年轻的。无论是戏曲、歌剧、话剧还是电视剧,都是为观众直接提供了可视性舞台场景或银幕画面的,而广播剧都是除了能听到声音之外,看不到任何直观的具体形象。所有的环境、人物以及一切戏剧场面、境界都是通过声音的塑造,在人们的想象中形成,并借助听众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这些广播剧独有的特色,使其有别于舞台剧和影视作品。虽然广播剧有着区别于其他戏曲种类的一些典型特点,但它和其他兄弟艺术一样,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要求创作人员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及良好的编剧、编辑技巧和熟练地使用录音设备的能力,从创作剧本到形成节目,都需要有编剧、导演、演员、音乐、音响效果、录制合成等一系列创造性的艺术劳动。

一.合理使用录音技术技巧

1.广播使用的媒介材料是声音的记录和还原工具。 它的信息直接取材于记录现实生活中那些丰富多彩的声音。录音工艺所带来的声音还原的高保真度使得广播剧的空间自由灵活,变化多端。可以说,它的声音空间的变化是具体的、精确的、无限的。从事广播剧的专家,必须用非常完善的听觉能力来了解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同时还必须了解录音工艺学在声音的表现上有多大的可能性,两者不可缺一,否则无法提高在录制广播剧时的艺术表现能力。

2.在录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数字化时代,广播剧在艺术创作手段和技巧上更趋向自然和谐。 广播剧的美学主张是在声音的制作上追求“实景收录”:一是指到真实的场景、大自然中去收录声音素材,二是指在录音棚里的“拟声”必须具有新的特征和追求,三是指还原声音的空间真实感。另外,对音乐的处理,要慎重使用,压缩至最低点,主观的、非自然的音响,只会损害广播剧的真实性和艺术再现。

3.广播剧在近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和发展是与现代的录音技术分不开的。如,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制作广播剧《母亲河》的现场录制过程中,将各种元素分别录制,音效扩声效果和普通外景声效进行艺术性分离,针对不同的拾音空间进行分别录制,然后再合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录音同期而音轨加倍的手法,颇具有艺术性。将混响叠加在闪现的声音上和音轨推拉处理等,最后通过电视机效果处理,选用虚实艺术手法,创作出了多彩的声效。

二.把握好广播剧录制的两大环节

广播剧的录制分为两大环节:录音和复制合成。

广播剧必须有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但是没有好的录音师录制,也难收到好的效果。录音师要录好广播剧,首先要熟读剧本,潜心琢磨演员的每一句台词,还需要理解导演意图。打开联想的阀门,感受和品味剧中世界里的环境空间、人物心态、语言、动作和各种声音。才能在录制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广播剧的艺术再现水平。比如:获全国广播剧录制一等奖的《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中解说词和剧中的主角冯鞋匠是由王波一人饰演的,录制时解说词上要保持王波的原声,而对主角冯鞋匠这个五六十岁、饱经风霜、又非常自私的人物则采取调整频响和加上技术手法处理,使录制出的语声达到导演要求,避免了剧中角色语音雷同和重声现象。

最后的合成,是艺术与技术的精确统一。艺术主要靠导演把关,而技术则完全出自录音师之手,他要把三种声音要素:语言、音响、音乐揉合在一起,而三种声音要素中最复杂的是音响效果。因为一个场景中的音响效果多种多样。如街道的效果,就有汽车行驶、鸣笛,自行车、摩托车声,行人的脚步、人声,特定环境中说不定天空中还有飞机掠过,江边还有轮船汽笛声,火车在远处行驶,等等。语言、音乐各自一盘带子,而音响效果则是有几种音响就有几盘带子。合成时每盘带子都有一台放音机,这就要求录音师思想高度集中,反应要快,手指动作灵敏,否则就会手忙脚乱一团糟。

三.小 结

录音工作是广播剧制作的关键所在,它的成功饱含着录音师刻苦钻研的心血和辛勤劳动的汗水。广播剧的录制是集理论基础、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事业心和艰辛刻苦为一体的不断发展进化的一项工作。随着录音设备和录音技术朝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要求录音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术和艺术水平,使广播剧的录制工作更加完美,让广播剧这块综合艺术园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沃土上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单位:内蒙古人民播电台)

上一篇:做好电视谈话类新闻采访 下一篇:新闻伦理困境下女性关怀的伦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