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

时间:2022-08-28 08:15:15

浅谈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

摘 要:在中职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生活化的联系和运用,关注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实社会”的教学内容,把生活中的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的材料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两者的完美结合中产生深沉的历史感和鲜活的时代感,真正实现学史使人明智的目的。这样才能增强中职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而我们作为中职校历史教师更要学做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利用身边的人、事、物,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一门借古鉴今,长知识、增活力、练思维、积经验的教育学科。这就是课堂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历史,体验历史,从而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使历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由于中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导致了中职历史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无积极性,教学无活力,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训练,素质得到提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备课关注生活,生活融入备课

1.备课要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作为教师首先要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特性,弄清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学生的关注点,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例如,学生在观看《穆桂英传奇》电视剧后,经常会在课余谈论相关剧情,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点,进行合理的变通,给学生穿插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也解决了历史知识的传授。

2.备课要关注现实生活,融入现实生活。在备课时,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应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当前流行趋势,把现实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从生活中提取有效信息,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盎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生活化。

二、注入乡土资料,增强课堂吸引力

实践证明,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想象的历史、了解的历史、感受的历史,是学生学习热情最大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历史,编写校本教材或乡土教材作为历史教学的补充。从本地区生活中学生能够直观感觉到的历史事件出发,或与之相联系,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才会乐意接受。教师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发生在身边的史料,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挖掘历史的真实,让学生自己对历史材料领悟和思考后得出结论,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重新喜欢历史。如:讲到抗日战争时,可以让学生调研当地抗日英雄汤曙红的事迹,通过调研学生真正知道了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讲到西汉历史时,可以联系县城海西公园李广利的雕像展开教学。有条件地利用,有选择地利用乡土资源,我相信这对于以专业为主的中职学生是一条更好的教学思路。

三、打破常规,增加选修内容,激发兴趣

目前中职现行历史教材不仅编写体例陈旧,而且偏重于知识的识记。因而在教学中要学会打破原有教材体系,根据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把节约出来的课时,充分利用起来,开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选学、选修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曾专门开设了《真假杨家将故事》、《你不知道的三国演义》等选修内容,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四、增设历史活动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历史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访问、参观,引导学生搜集本地名人事迹、名言、历史典故、风俗习惯等;探访本地古迹;举办板报成果展览、辩论会、编演历史短剧、小品、相声,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完成作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资料收集的能力、资料分析的能力及组织运用能力,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历史源于生活,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走向,更是中职校教学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现代中职历史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特别重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结合生活、融入生活,让学生放开思想的野马,在历史和现实间往返运动,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并从中受益。我相信通过我们历史教师的不懈努力,历史教学会给中职生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收益和乐趣。

参考文献

[1] 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

[2] 刘志明《解读新形势下中职历史课的教与学》《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第8期

[3]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4] 熊淑媛,《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增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以广州为例》《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6卷第2期35

[5] 纪剑梅,《高职历史教学之我见》《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1卷第2期132

[6] 张西民,《追本溯源,教有情感的历史课――论高职历史课的教育教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43

上一篇:关于构建合理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体系的思考 下一篇:谈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