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汉字魅力 开展识字教学

时间:2022-08-28 05:15:06

挖掘汉字魅力 开展识字教学

对刚才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方法,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何挖掘出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认读汉字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小学汉字教学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最先学习的汉字通常是象形字。象形字是古人摹写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用线条符号把各种事物的形状特征描摹出来而逐步形成的文字,如“日、月、水、火”等。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在教象形字时,我边念儿歌边用简笔画画出日、月、水、火的形状,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图意。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接着,我再演示各种古文字中的“水”字,比如甲骨文、金文中的水字,像一条弯曲的水流(画三条浪线)。图画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通过实物图形与原始文字进行图字对照,学生可以了解字形是怎样演变过来的。了解这些演变,对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很有帮助。低年级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画。例如教“扔、拍、抛、提、抬”这组生字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肢体图画。这样,字形就在他们脑海里鲜活起来了,原先一个个静止的生字也就有了生命。学生面对自己“画”的字,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字形当然也就记得牢了。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兴趣盎然。

2.通过有趣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

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是识字教学成功的关键。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它能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课文中的生字时,可以给学生讲造字法。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培养学生识一字、明一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只有让他们在头脑中记住生字的字理,才能形成自我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效率。例如,在《 猫和老鼠 》这一课中,有“咪、眯、迷、谜”这几个生字,它们的字形有一部分相同,读音也相近。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形声字的规律,在教学中,我运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字“米”字之后,再从部首上理解字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通常能发现这几个字与“米”的联系:与嘴有关,加个“口”字,是“咪”;跟眼睛有关加上“目”字,是“眯”;与行走有关的加个“辶”是“迷”,再与口有关加个“讠”是“谜”。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掌握了这些字的音、形、义,而且懂得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从而掌握汉字的构成规律,促进他们更好地识字写字。

3.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汉字。做游戏是孩子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教师可以拿一些象形字和形声字来开展猜字游戏,对此学生会很感兴趣。例如“上看一个人,下看一个人,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人”,学生想一想通常能猜到这个字是“众”。其他还有“两人土上蹲”——坐;“一人门里蹲”——闪;“门上画张口”——问,等等。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了解了字义。此外,用顺口溜的形式,也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生字。例如在教学“青、清、请、情、晴、蜻、睛”这组字时,我就编了一句顺口溜:“小草青青,河水清清,请跟我来,做些事情,晴空万里,蜻蜓点水,眨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又从字义和字形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生动有趣,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字,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教师一定要努力挖掘汉字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在学习中汲取中华民族的睿智,同时培养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作者单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小学,广西 环江,547100)

上一篇: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