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时间:2022-08-28 03:56:5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摘要: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气质修养,既是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实现中职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培养有远大理想抱负、正确价值取向、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提升整体国民素质,进而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中职学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1.中职教育的性质及现状需要人文素质教育

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工作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中等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中职学校处在市场竞争的特殊时期,工作重心放在招生求生存发展上,重理轻文、重实习轻理论、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较为普遍,人文素质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受就业市场导向影响,毕业生直接面向复杂的市场竞争,由于缺少人文素质培养,沟通协调、承受挫折、人际交往等能力比较欠缺;大多中职学校生源素质良莠不齐,由于缺少有力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源泉,要塑造好的精神风貌和校风学风,难度较大。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2.中职生的素质状况呼唤人文素质教育

中职生的年龄大多在15~19岁之间,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少,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低,辨别是非能力和公德意识较差,心理脆弱,遇到困难往往不知所措;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缺乏理想抱负、集体观念和责任感;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历史事件和汉字拼写都不知道,有的认为语文学习的好坏与职业前景无关,可有可无。个性发展中缺乏人文素养,是不健康的,因此,加强中职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3.语文教学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提升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构成,传达的是思想感情、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体现的是价值观念、积淀的是人类文化。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哲学思想,具有炽热情感和艺术感染力,可以帮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渐建立健康的道德感、审美感和高尚人格。此外,课文中的文学形象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新精神。中职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更能在语文学科里获得深厚的人文修养。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

1.捕捉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感悟人文之美

语文教学是对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体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情文并茂、语言优美、富有艺术魅力,名家们厚重的作品、深邃的思想及其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譬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出的青年学生临难不苟、追求正义的高贵品质以及的《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凌云壮志等,都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素材,教师应善于发现这些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片段,充分发掘其间蕴含的人文精神,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生命精神、文化意识、人伦情怀、人性感受。

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体现人文关怀

部分中职生文学基础较差,学习热情不高,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师生互动,为学生创设各种特定教学情境,将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采撷并呈现给学生,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尽情地表现自我、畅所欲言,全身心地投入参与。“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他们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如《项链》一课让学生以情境剧分组演绎内容并评比,学习效果明显。

3.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展现人文之范

语文教学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远比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影响深远。教师的微笑是学生快乐的表象,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是学生积极心态的兴奋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如课堂中即兴为学生赋诗赠言能迅速感染学生参与学习,教师要树立正确育人观,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人格,学会解读学生新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培根说过:“史益人智,诗益人慧”。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求变创新、提升境界、健全人格,也有利于为工业化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如何上好技师班的课 下一篇:广告设计的表现与设计师的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