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实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08-28 08:19:32

提高课堂实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如何让知识更加有效地进行传授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改进课堂管理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三个方面讨论如何提高卫生中职学校的课堂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充分利用有限课的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应该说,学生成绩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课的效率。对每一个同学而言,要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首先就要从课堂效率上进行思考;而对于教师而言,也可以从提高学生课堂接受的效率上努力。

许多老师反映,如今的中职生不好教,课堂的实效性也不高。我们要看到如今的中职生都是“90后”,这一代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因此有许多教师表示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卫生中职学校的学生上课不喜欢听讲,自尊心强经不起挫折。

针对这样一个群体,教师更加要提出针对性的方案提高课堂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新时代的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这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备课时还要注意不断更新知识,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迎接明天的挑战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多注意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多阅读一些关于教学专著不断充实自我。

教师还要针对卫生学校中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备课的时候准备与课程知识相关的人文素质内容充实自己的课堂教育。45分钟满堂灌知识点,学生是接受不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还做好充足的准备。找到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的对接点,让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有趣。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会显得很机械、呆板,而且学生难以理解。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会给人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不易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刺激。鲜活的教学内容才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新颖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去学习新的东西。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建立在分析学生学习特征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经常同一节课在不同的班要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在上课时,心中必须清晰定位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放在学生实际再高一些的位置,让优秀的学生吃好,后进的学生吃饱。一节课下来,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所以必须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更好地贯彻。

二、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许多教师反映如今中职学生不好教,课堂秩序不好维持。我们除了要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还应反思自己的教学。

对于课堂管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努力让自己做到宽严并济,让学生既爱又怕。不少中职生在课堂上爱睡觉,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直接点名批评的方式效果往往不好,还容易僵化师生关系。采取迂回处理的办法效果更好,比如不直接将这名睡觉的学生点起来,而是不断让其周围的同学回答问题,通过让别人回答问题所产生的声音将这名同学唤醒。在课堂上,特别是一二节课的时候,有许多同学吃早点,教师如果采用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将他们的早点扔进垃圾桶,那么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采取迂回的方式,用幽默的语言调侃,如“这早点好香,分给我们尝尝”等,能起到提醒与警示的作用,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如今手机都已普及,许多学生“机不离手”,有些学生喜欢在上课的时候用手机登录QQ聊天、看网页或者发微博。对于这些新事物,教师不要拒绝,而要主动了解这些新事物究竟是在哪些方面吸引学生。学生上课玩这些东西,究竟是因为自己的课比较乏味还是学生有这种习惯。对于不同的情况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一味没收学生的手机未必是个好的办法。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为了维护师生关系一味纵容学生,这样的课堂管理也是不成功的。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大多数时候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如果学生坐得东歪西倒老师不管,学生开小差不听课老师不管,这样的老师就是不负责任,不称职,误人子弟。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教师需要时时刻刻地提醒,从细节入手,常抓不懈。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进行课堂管理是需要每个教师不断思考的,教师也要根据各个班不同的情况把握好这个度。

三、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劳动者的重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大量合格的人力资源,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必须承认,当我们用传统成才标准评价中职生时,他们就会被认为是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在心灵上或多或少存在阴影,有些同学甚至是精神萎靡不振,有混日子心理,习惯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没有远大的理想,学习目的性不强,自信心不足。如果学生以这种心态接受职业教育,其学习信心就可能很低,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的实效性同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要让学生在入校伊始就树立起强烈的学习信心,要培养积极的职业信心,让他们感受到以后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的光荣感,让他们知道自己对社会的价值。教师要用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指导学生,让他们丢掉世俗偏见,首先要自己瞧得起自己,使每一个学生心里都充满理想的阳光。教师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一方面可能处于劣势,但是在另一方面可能很擅长。教师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之产生自信心,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增添一份积极向上的力量,昂首挺胸地走属于自己的成才就业之路。有了学习的信心,教师进而从多方位多形式激发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反过来会增强学好的信心。

可以说课堂实效性体现的是一名教师的能力,从备课到授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课堂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功夫绝非仅仅在课堂。教师也要学会与不同的学生相处,与学生进行沟通,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让提高课堂实效性不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陈杰.谈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1):117-118.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孙鸿明.如何激发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J].卫生职业教育,2008,(12):42.

[4]彭艳华,彭丽华.浅谈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情感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2009,(18):108

上一篇:无为而治,阳光育人 下一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