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英语“口语”训练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28 07:07:53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英语“口语”训练中的运用

[摘要] 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笔者发现如果在小学“口语”训练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利用它的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再现性等特点以及掌握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调动练习“口语”的积极性,降低“口语”的难度,提高“辩析”的准确性,从而取得其它媒体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电教媒体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 运用

“口语”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从四、五岁到九、十岁,儿童的模仿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称之为语言的“习得期”。在这一阶段,“口语”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直接影响整个“口语”教学的效果。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笔者发现如果在小学“口语”训练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利用它的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再现性等特点以及掌握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调动练习“口语”的积极性,降低“口语”的难度,提高“辩析”的准确性,从而取得其它媒体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要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早在西周时期,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见解。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无意识记忆仍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更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如果能借助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口语”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就可以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儿童主动说、积极说,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如何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如在教“Happy birthday!”一课时,正好是班里某同学的生日,我把教室布置成为一个生日晚会。上课时,组织学生为这位同学唱生日歌、切生日蛋糕、吹蜡烛、送生日礼物并学用英语祝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意直观教学,发挥想象,使学生“会说”

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空间概念不深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情,重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有话可说。

1.理清思路法。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是建立在观察事物的周密性的基础上,要使学生的思维有条理,把话说具体、有次序,教师可以借助电教媒体的可剪辑性,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理清思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分清主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片、实物、简笔画、动物表情、CD机、录音机、投影机、卡通画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做到音画交融、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注意力集中,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如在教“worker”时,我利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工人的画像,通过这样一画既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又直观生动、幽默风趣。又如我在教新标准第一册第7模块的单词时,我先出示一个铅笔盒,让学生感知“铅笔盒”这一物体后,自问自答地讲:“What’s this? 这是什么呢? It is a pencil-box、a pencil-box。”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口型跟读几遍,再教学生拼读。这样使得单词的教学音、形、义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既排除了母语翻译的干扰又遵循了视、听、说领先的语言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学生模仿、朗读的语言实践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口语”训练详细得当,条理分明,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2.再现生活法。这是指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扩大范围的特点,使许多在教室里或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教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观察效率,是降低“口语”难度的一种方法。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对话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如投影仪、实物、挂图、卡片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譬如:在教购物时,我利用投影仪打出背景,用实物把讲台布置成一间商店,创设一个买东西的情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买有卖的交流。使学生学习起来加倍亲切,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3.音响联想法。所谓音响联想法,就是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以生活中诸多音响为中介,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联想,从而提高“口语”能力的一种方法。它以听觉为组带,继而引起大脑听觉、视觉、言语等运动中枢的兴奋,使学生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同时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使他们思路开阔,语言流畅,言之有物。如在教到某些动物单词时,如果能利用电教手段,播放一些动物世界或动物园里的片段,立刻就能唤起学生的联想,头脑中的表象一下子清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动物画面顿时显现在学生眼前,这时再要求学生说动物就不难了。

三、辩析词句,加强训练,使学生“说好”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练习“口语”时常常出现语病,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辩析、纠正,但是说过的内容一晃即逝,要保存它并对其进行辩析,就需要借助电教媒体。电教媒体能按教者的意图,将部分“口语”内容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辩别正误,培养学生敏锐的听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来进行以下几种辩析训练:

1.常用词的辩析。主要是收集学生容易用错或意思容易混淆的词,编在句子里,录成磁带,让学生反复收听,找出毛病所在,分析原因,及时改正。

2.句子的辩析。主要是根据学生平时“口语”中易犯的语病,如缺主、谓语,罗嗦重复,次序颠倒,不合逻辑等,编成若干句子,把它和正确的句子混杂在一起,制成录音,让学生听后辨别哪些句子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原因何在,该怎样改正。

3.自我辩析。在语音室或教室里,学生练习“口语”时进行同步录音。说完后自己反复听,保留优点,弥补不足。这样,利用电教媒体能保留声音资料的特点,在日积月累的辩析过程中,可以逐步提高学生自己修改口头作文的能力,使他们越说越好,越说越爱说。

总之,在小学“口语”训练中运用电教媒体,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电化教育能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变抽象为直观,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时间,加大课堂教学量,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下一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