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注重创新

时间:2022-08-28 03:39:28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注重创新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也在跟着不断变化。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教育意在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全方位人才。当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将探索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在初中教学中,班主任担任着教学的主要重任。在学校,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是相对最多的,自然也是最了解学生的。同时,学生对于班主任言行也都是十分关注的。所以,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第一步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好榜样,要言传身教。另外,作为班主任,主要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所以思路要开阔,要迎合时代需求,积极创新,实现学生的优质发展。

一、要具备先进的德育观念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先源于一个想法,才会有具体的做法,德育也是如此。班主任所具备的德育观念对于开展德育至关重要,对德育所取得的成果有决定性的作用。历来就流传一句话:严师出高徒,所以很多班主任留给学生的印象都是非常严厉的。毋庸置疑,这样的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都会是守规矩的乖学生,但通常这样的学生依赖心理比较重,独立性也相对比较差,思路也会比较局限,所以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具备创新精神的要求。在新世纪新时代,人类面临的挑战不是知识的挑战,而是道德和价值观的挑战。而此时,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品德高尚、富有责任感、有爱心、坚强乐观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应站在时代的高度,真正明晰德育对学生自身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互动性的德育方法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的目标则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班主任或者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导。那么要求班主任务必把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互信、和谐的基础上,这是德育开展的基础。以前,有的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就是一言堂,而新时代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互动的场所。第一,师生心理换位,也就是说教师考虑问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如果能做好师生心理换位,那么教师会在整个德育中迈出成功的一步。第二,学生在课堂或是学校生活中应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去参与各项活动同时能积极配合老师德育工作的开展。第三,如果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班主任不可以盲目下判断,一定要让学生各自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正,从本质上解决问题,不要采取压制的方法。

三、创造性的德育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观念,也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习惯。现在,有的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往往比班主任都要多。所以,要求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一定要跟上学生的步伐,跟上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真正具备创造性的工作能力。

第一,班主任具备创造性的工作能力重点表现在班主任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也就是班主任要对学生细心观察,对学生的一举一动和情绪变化都要留心观察,同时富有预见能力,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及时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第二,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要求班主任有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真正掌握学生的优缺点,能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达成共识,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四、制度化的德育管理

落实德育管理是实现德育的基本保障,所以一个班级的德育是否成功,可以通过其德育管理的落实程度表现出来。第一,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建设。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和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所以良好的班风建设对于德育的落实很重要。教师要多进行一些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的活动。比如:组织本班同学包饺子,互相分工合作,加强融合,或者组织和邻班进行篮球比赛。这样,既可以增强本班同学之间的友谊,还可以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同学的集体荣誉感。第二,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独立组织能力,让学生干部在学校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各方面的能力,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通过实践锻炼的机会去反思,增加他们的独立性。

总的来说,学校和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是教育的基本目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第一步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好榜样,要言传身教。作为班主任,主要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因此,思路要开阔,要符合时代需求,积极创新,实现学生的优质发展。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采用灵活的形式,尊重科学的方法,大胆革新,为德育的开展起到应有的作用。未来还会不断从社会实践和科学中吸取一切精华,并在工作中不断开阔视野,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使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 下一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步骤优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