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的六大典型误区

时间:2022-08-28 02:34:53

早餐的六大典型误区

误区一:早餐越早越好

不少习惯早起的人清早五六点钟起床后就马上进食早餐,认为这样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也利于吸收,但事实上早餐吃得太早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误伤肠胃。

本刊建议:起床后宜先喝水补充睡眠时消耗的水分,活动20至30分钟后再吃早餐比较合适。

误区二:零食充当早餐

平时肚子饿了吃点饼干、巧克力等零食可以,但用零食充当每天三餐中最重要早餐那就非常不科学了。零食多数属于干食,对于早晨处于半脱水状态人体来说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饼干等零食主要原料谷物虽然能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很快会使人体再次感到饥饿,临近中午时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足、体质下降,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入侵。

本刊建议:不宜以零食代替早餐,尤其不要吃太多干食。早餐食物中应该含有足够水分,如果当天早餐太干可以加上一根黄瓜。

误区三:“油条加豆浆”作为早餐

相对于西化的“牛奶加鸡蛋”,中国传统的“油条加豆浆”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但油条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营养素被破坏并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此外,油条跟其它煎炸食品一样,都存在油脂偏高、热量高等问题,早上进食不易消化,再加上豆浆也属于中脂性食品,这种早餐组合油脂量明显超标,不宜长期食用。

本刊建议:早餐最好少吃豆浆加油条,一星期不宜超过两次;进食当天午、晚餐应尽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食物并注意多补充蔬菜。

误区四:剩饭菜当早餐

不少家庭妈妈都会做晚饭时多做一些,第二天早上给孩子和家人做炒饭或者把剩下饭菜热一下,这样的早餐制作方便,内容丰富,基本与正餐无异。然而这通常被认为营养全面的饭菜,隔夜后其中的蔬菜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吃进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本刊建议:吃剩的蔬菜尽量别再吃,准备用作早餐的其它食物一定要保存好以免变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进行加热时要热透。

误区五:路边餐当早餐

路边购买早餐边走边吃,手动脚动嘴动全身运动,又不少上班一族的早晨都在如此的匆忙中度过,尤其住处离单位远的人,早餐往往都在路上解决,小区门口、公交车站附近卖包子、茶蛋、肉夹馍、煎饼果子等的摊点食客多得很。

边走边吃对肠胃健康不利,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另外街头食品往往存在卫生隐患,有可能导致病从口入。

本刊建议:如果选择街边摊食品做早餐,一要注意卫生,二最好是买回家或者到单位吃,尽量不要上班路上吃早餐,以免损害健康。

误区六:早餐吃得过于营养

很多人都意识到早餐的重要性,因此大量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食品,比如奶酪、汉堡、油炸鸡翅、煎炸食品等。但过于营养的早餐只会加重肠胃负担,对身体有害无益。

本刊建议:早餐应该把握营养均衡原则,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低脂低糖的食物,如粥、牛奶、豆浆、面条、馄饨等,不宜进食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也不宜吃得过饱。

上一篇:最适合年轻人去的旅游胜地 下一篇:推进民生创卫 建设美丽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