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质量监督抽查探讨

时间:2022-08-28 01:59:50

【前言】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质量监督抽查探讨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地理国情普查过程监督检查按照地理国情普查过程监督抽查规范要求采用总体概查和抽样详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体概查主要侧重质量控制管理要素,抽样详查侧重过程质量控制情况和过程成果。不同的检查方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重询问和交流。监督抽查人员通过主...

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质量监督抽查探讨

摘要:过程质量监督抽查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的关键任务之一,本文对在地理国情生产过程中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进而对过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作用、效果和分项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地理国情普查过程中应有效提高组织和管理方式来提高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有效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方法。

关键词:地理国情;过程质量;监督抽查

地理国情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普查生产过程质量情况,发现普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技术偏差,并提出整改意见,保障最终成果质量,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办公室在对普查成果质量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质量监督抽查的技术要求。

一、检查方式

地理国情普查过程监督检查按照地理国情普查过程监督抽查规范要求采用总体概查和抽样详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体概查主要侧重质量控制管理要素,抽样详查侧重过程质量控制情况和过程成果。不同的检查方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重询问和交流。监督抽查人员通过主动与普查技术负责人和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沟通中了解其具体的工作流程和作业情况,了解普查单位采取什么样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法、技术问题处理方式等情况。才能更好的发现普查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执行情况和质量控制情况。并向普查单位宣传抽查理念,提出具体的抽查要求。最终目的是发现普查中的存在技术偏差,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供其参考。

2、注重证据和记录。普查中的技术问题或技术偏差要有明确的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且要有规范的处理报告或者记录。如:技术问题在什么环节出现,技术负责人什么时候介入,分析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采用的处理依据是什么,处理机制是怎么运行的等等要有规范的报告或者记录文本。在抽查过程中,存在普查技术问题出现之后,都能够分析和解决,但是没有形成规范的处理文本,在解决问题时“甲采用A方案,乙采用B方案”,致使技术问题处理比较混乱,这是普查生产不允许的。

3、注重提炼。抽查人员要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给出过程成果的总体评价,存在的组织管理和技术问题给出合理的整改意见。使普查单位及时纠正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偏差。并总结生产中好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推广。

二、检查要求

对普查的单位进行全覆盖,对普查生产过程,数据成果的种类和要素进行全覆盖。

对质量体系等管理类和生产过程阶段成果的所有样本等具体的抽查内容进行室内检查和外业核查,重点对技术设计和记录文本进行符合性检查。

抽查工作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重点发现和解决国情普查工作中的普遍性问题、方向性问题以及典型有代表的问题。

检查中发现好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以及存在的疑问,均与受检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建议普查单位充分发挥其优势手段。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供其参考。

三、检查内容

监督抽查内容涉及前期准备和生产过程,涉及的过程检查的内容,以及检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偏差具体情况:

1、质量与体系等控制性资料

组织实施机构的设置情况,技术设计依据,编制和审核、审批情况,普查作业人员的培训情况,普查生产采用的仪器设备情况,生产软件是否达到生产要求等。抽查过程中,生产单位会存在技术设计书编写缺少外业补测补调的具体设计事项,外业电子调绘仪器无补测精度指标说明。使用的软件无相应的测评报告。

资料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是否齐全,是否可用,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中存在对收集的资料未进行分析就直接利用,导致过程成果混乱。一般需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专业的分析,利用其满足规定要求的,舍弃其不满足普查需要的或者与普查无关的数据。

作业指导书能否满足和指导生产要求,内外业数据一、二级检查是否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与记录是否完整,质量问题修改和复查情况,生产过程中技术问题的处理机制,处理人员配置情况,处理流程的合理性,记录的规范性,无法处理问题上报和解决情况。抽查时发现,技术问题的处理不统一,无技术处理报告和记录。检查记录填写不规范,对问题的处理不具有追溯性。

2、DOM制作

抽查航片的空三加密精度、影像的纠正精度和接边精度情况,影像是否存在漏洞,反差过大,不接边,拉花、重影、扭曲变形等情况,生产元数据填写是否规范,DOM一、二级检查具体情况和记录是否完整规范。

3、DEM精细化处理

检查DEM高程异常,赋值是否合理、同名格网高程值是否相等,反衍等高线与原始DLG套合检查。抽查过程中存在DEM同名格网高程值不等,静止水域未置平,反衍等高线与原始DLG对比检查缺失山头和洼地情况比较普遍。

4、数据内业解译

①地表覆盖分类方面

内业采集精度,图斑边界与影像纹理的套合情况,抽查中存在一个图斑由不同的影像纹理组成。存在同谱异物或者同物异谱分类问题,不够指标要求的地物未进行“就近就大”归并情况,多层及以上房屋的解译未进行投影差改正;对各种地表类型和指标的理解不够全面。

②地理国情要素方面

存在道路采集平面位置与影像套合精度超限,不够指标的道路进行了采集,够指标的道路未进行采集,道路未进行构网,道路中心线不在地表覆盖路面内;水工设施、交通设施采集存在概念理解的偏差,例如,堤坝中心线个别作业人员采集在坡面上,应采集在堤顶面中心线;双线河上的闸应采集成线,结果采集成点。河流线和河流结构线的方向应从上游往下游,结果线方向错误。水面边界和水域高水界套合错误。高水界采集未包含地表覆盖水体。属性项未按照要求定义和填写。

5、调查底图

要求外业核查内容全面无遗漏,图斑标示与表述正确,纸质底图回放比例尺满足外业调查要求。检查中存在生产标示混乱情况,调绘比例尺太小而无法核查。

6、外业核查

要求外业核查轨迹分布合理,调查位置准确,核查比例合理,标示问题处理干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分类正确,国情要素数据位置与属性值填写正确,核查照片真实可靠。检查中发现存在疑问图斑的处理不干净,有生产标示为“2”的图斑,工矿企业名称错误,街道名称核查错误,道路中车道数的核查错误。

7、遥感影像解译样本

要求样本数量达到规定的要求,样本分布与区域地表覆盖类型分布合理,与外业核查轨迹一致;样本照片主体明确,样本照片反映的地表覆盖类型与实地覆盖类型一致;拍摄姿态、距离满足要求;相机像素达到要求;地面照片拍摄质量达到要求;解译样本采集软件的视野标绘范围与方位角一致,样本点拍摄位置合理。过程检查中发现样本照片为逆光拍摄的,拍摄主体无法看清;南方的水田坡度较大,拍摄时仰角较大,拍摄主体为田坎上的高覆草;裁切范围未按照规定的要求裁切,与地面照片对应的地表覆盖类型不一致等。

要求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无遗漏,图斑采集范围与DOM套合,内容和指标选取把握得当,归类正确,作业生产标记信息记录准确。检查中发现的最重要的问题为外业调绘数据,内业影像数据和最终数据进行对比,无法支持其最终数据的正确性。

要求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无遗漏,要素接边满足精度要求,归类正确;要素指标选取把握得当,与DOM套合,道路和水系中心线连通,数据项定义和填写正确,专题资料信息与外业核查信息矛盾的处理记录规范、完整。检查中发现属性项填写不规范。例如统一条道路,左边填写为“县道703”,右边填写为“703县道”。

四、结语

通过对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发现的管理和技术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确保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满足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笔者认为,以下事项对成果质量控制和提高作业效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加强普查单位质量意识,由负责人对质量全面负责,并指定专人对质量控制的各环节负责。

2、加强普查单位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包括对过程记录的登记、汇总等工作。

3、改变传统作业观念,加强对过程质量记录及控制的重视,并制定有效可行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及组织机构。

4、普查单位对作业人员应加强地理国情普查相关规定、业务技能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学习及培训,特别是对作业组长、技术负责人及一级检查员的专业培训。

5、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内业解译正确率,减少外业核查工作量,提高作业效率。

6、普查生产单位指定专人对不同的重要生产环节进行技术质量控制,力争把问题消除在生产环节。

7、普查单位内部采用交叉检查,互相交流的手段保证产品技术质量的统一性。

8、加大技术负责、质量控制环节的投入,在关键岗位上配置关键的人才,尤其是单位总体技术、质量负责人岗位。

9、为了更好的落实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各项要求,加强各普查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与沟通,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更有利于整体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

[2]《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

上一篇:浅究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质量管理 下一篇:试论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