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8-28 12:55:42

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 从事计划免疫工作多年,发现一些问题影响计划免疫的进程,因而总结和分析问题难点并建议改进。

关键词 社区 计划免疫 管理 建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80

计划免疫管理依据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之规定,结合计划免疫工作实践,逐步形成社区计划免疫管理方法。

计划免疫的组织管理

管理体系:计划免疫是国家预防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贯彻落实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向导,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即“六位一体”工作的重点之一。按照主管部门部署,接受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双重管理指导,建立、健全、完善计划免疫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目标管理,建设规范化门诊,实行计划免疫质量监控以及统计(人口资料、接种资料、疫情资料);资料档案化、信息化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院内感染的监控。接受上级疾控中心的检查、督导、考核和评估,保障和促进计划免疫工作的进行。

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社区卫生工作中,计划免疫是预防工作的重点,是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疾病预防和健康成长的关键。主要流程是妇幼医生到新生儿家访视时发放预防接种告知单,预约满月时到社区医院预防接种和体检,并通知计免医生,计免医生及时掌握新生儿的本底资料,及时建证、上册、输入电脑,并按计划免疫程序预约、告知,接种,从而保证儿童家长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无论在何地都能准确接种,流动儿童也同样对待,保障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一样的权益。

存在的问题

缺乏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计划免疫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工作,以社会效益为先导,基本无经济效益可言,工作经费不足,保障不力,信息不畅通,工作中有时需借助各职能部门,如公安、街道办事处等,但出于多种原因,很难给予基层卫生工作方便和信息。

计划免疫专业人员缺乏、部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计划免疫专业人员缺乏,学历层次低,待遇也偏低,故专业队伍不稳定,很多医务人员是在无从选择的情况下,才从事计划免疫工作。由于业务素质低下,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计免人员应具有的人际交流能力,不能处理日常工作中的接种反应等事件,主观能动性不强,处于被动工作局面,得过且过,而业务是多部门指导,任务重叠,工作疲于应付,计划免疫不能落到实处。

流动儿童管理成难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越来越多,其家长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均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疾病预防缺乏认识,而基层卫生单位很难掌握其动向,因而流动儿童是计划免疫的一个“瓶颈”。

建 议

政府重视:政府应重视计划免疫工作,是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增强国民体质的一项基本措施,加强对基层计划免疫的经费投入,改善基层计划免疫医生的待遇,稳定计划免疫专业队伍,解除后顾之忧,利于计划免疫工作全方位的展开。

完善管理、横向联合、资源共享:社区预防保健应当是一个多学科、多部门通力合作的新模式,而计划免疫是预防疾病造福于下一代的重要工作,政府如何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建立网络平台,逐步形成系统内、外的对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如医院内局域网,可从孕妇建卡时就能全面掌握基本情况,从围产期到婴儿期以致人生成长的全过程都能得到服务,各部门互通信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开展健康教育、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计划免疫乃至扩大免疫规划关系到千家万户,必须经常、反复、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的管理体系,多部门合作,跟踪服务,形成区域一体化,实现准确、快捷、高效的特点,利于各方面的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0

2 卫生部.卫疾控发(2005)373号.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05,9:80-87

上一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深化医院健康教育 下一篇:弥渡县红岩镇2002~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