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中测量工作分析

时间:2022-08-28 12:39:53

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中测量工作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土地开发项目的增多,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当中的测量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区域内总体耕种面积的动态平衡十分关键,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农田、林地、道路、渠道的统一规划和改造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本文主要阐述了土地开发整治规划中测量工作的特点,并详细的分析了测量工作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最后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实践经验。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治规划;测量工作分析

测量工作是是土地开发过程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土地开发整治规划的整个设计当中离不开精确数据的支撑,因此,在项目初步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科学全面的测量工作,以提高整个整治规划过程的科学性。加强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工作中的测量工作,有助于提供土地的利用水平,提高项目实施效率。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借鉴的材料。

1.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测量的特点

土地的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之中的测量工作和常规的地形测量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也具备一些独特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1 测量工作反应了土地的利用状况

在土地的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之中,要根据农作物和植被的实地分布现状进行调查,把土地按照不同作物的分为不同的使用现状,并标注在测量图纸上,同时,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要绘制详细的地界分类线,最重要的是在测量图纸上标注好测量数据,提高测量工作的精确性。

1.2 测量范围较大

土地开发整治规划中测量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同时牵涉的测量因素也较多,不仅仅要考察项目区域内的地形要素,还要考虑地形的连续性,因此,测量图纸要在项目区界限的基础上向外扩大一定的范围。

1.3 注重对权属界限分析

在土地开放整治规划设计之中,要进行严格的权属界线测量,这是项目土地测量权属调整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解决以后的工地规划中出现争议的重要凭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项目区土地的测量应当在土地权属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完成之后要根据田块布局情况和调整计划实测新界线。

1.4 强调对项目区内线状地物等关键内容的反应

在土地测量中要重点测量项目区内线状地物的关键内容的反应,即使是宽度大于1米或者宽度不足1米的区域对于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测量之中重点测量重要的道路、渠道等等,在渠道测量中要注明水流方向,其高程点的密度要适度的加宽。

1.5 反应局部的地貌特征

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测量成果至关重要,对于精密度的要求度比较的高,因此,要在测量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客观准确的高程模型,对于平原区出现的小土包、小土坑等微型地貌,要进行准确的测量,通常要采用一米的等高距和两米的等高线进行体现。

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各阶段的测量工作

土地的开发整治规划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这是前期框架性的基础研究,对于测量图件的精确度要求也不高,可以使用原有的当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成果图件,也可以采用1:10000的地形图,结合项目区土地的利用现状作为工作依据。在现场勘查阶段,应当把现场考察情况和现有的图件成果结合在一起,并利用现有的现状数据库进行比较,对项目区和特征地物进行概略定位,可以采用平面定位精度GPS,对测量数据影响较大的土地权属界线、道路、渠道、电力设施等地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在这一阶段要对项目区的范围界限进行精确划定,通常水采用精确定位GPS,获取主要拐点的平面投影或经纬度坐标数据。二是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测量项目的地形地貌资料,这也是测量工作中要求较为严格地工作,在实际的测量中通常会使用不小于1:2000的比例尺作为测量的标准,并把测量区域内的全要素地形图作为设计的工作底图。

开发整治规划设计地形测量和常规的地形测量一样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控制测量阶段,这一阶段的精度要求较高,工程中的要求是:基础控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误差不大于图上0.1cm。如果项目区的地块组成是由一系列的地块组成的区域,在布设测量控制点的时候,应当进行统一的选点,以提高控制测量的效率和精确度。再者对于碎步测量阶段,设计工作对于地面高程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同时开发整理项目区的测量影响因素较多,通常会采用PTK测量技术应对测量高程点密度较大的测量现状。在测量的过程之中,通常会把基站架设在项目区中心附近的已知点,同时保持移动站和基站的距离不超过10km, 以保证良好的测量速度和测量精度。但是,PTK测量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有所限制,例如:在有高压线附近的区域。因此,依然要采用全站仪等传统的测量工具,把两者的测量优点结合在一起,把测量收集都数据进行内业处理后,在简历项目区的数据高程模型,利用专业的数据字测图软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

3.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测量的一些实践经验

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是一项精确度要求较为严格的工作,因此,良好的实践经验可以提高数据测量的精确性,下面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实践经验。

3.1 测量工作要结合工程实际

在进行土地测量的时候,项目区内外连片分布的农村居民点等建设用地,往往不纳入到开发或者规划设计的范围之内,因此,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之中,要把这些地区的轮廓线标注清楚,再准确测量出其面积即可。但是,对于居民点外零散分布的房屋、建筑用地、坟墓占地等地表物要进行严格精确地数据测量。

3.2 确定准确的测量区域

在测量的过程之中,要确定测量区域,并以项目区界线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等各类线状物的延伸扩展测区范围。如果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对于规划设计有明显的影响,在界线外50到100米的范围地貌按照测量区内的相同标准测量,同时对于延伸至外部的道路、渠系等线状地物,应能体现出其与周边的联系;从项目区外部调用的水源、电源等重要要素应测出其位置。

3.3 关键地物的测量

由于测量工作的复杂性,在测量关键地物时,其地形数据的采集要满足设计要求,尤其是测量实测路线的走向、宽度、高程等常规,还应具体测量路基宽度、路面宽度、路基高程、路面高程、渠道边缘宽度、渠底高程、常年水位、水闸涵洞高宽等。此外线状地物的测量成果要能准确体现其横纵断面状况。

4.总结

总而言之,在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地形地貌的准确测量,在原有的地貌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测量,最重要的的是提高测量的精确度,重点测量微地貌和关键地物的数据,为土地的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资料数据,提高工作效率。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田芳,孙耀宇,李红霞.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J].华北国土资源,2011(3).

[2] 顾明明.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3(11).

上一篇:一种风电专用轮式起重机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