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的动因

时间:2022-08-28 12:03:54

利率市场化的动因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计划为主的利率管理模式的弊病逐渐显露,随着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经济阶段的转变通货膨胀推动和经济的开放,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通货膨胀,经济转变与开放

虽然利率管制有着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限制竞争保持金融系统稳定的作用,但会使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利率敏感性降低,削弱了利率作为现代金融宏观调控主要政策工具之功能的发挥,并对国内外资金市场的变化反映迟钝。

一、互联网金融和影子银行业务等金融创新促进了利率市场化

1.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利率市场化提供动力。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定价市场化和资金运用报酬率市场化的特性对金融市场影响越来越大,突破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利率管制格局,同时,对金融产品综合定价体系、金融市场收益率曲线等与利率市场化密切相关机制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的发展,分流了商业银行许多活期存款及潜在存款。随着“余额宝”等产品的盛行,银行业当前利差的最大来源即活期存款将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分流压力,负债成本将会不断攀升。对此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不做改变,继续维持现状坐视活期存款不断流失,二是为了遏制存款的流失而主动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为了吸收更多存款,商业银行需要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的诉求增强。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拥有自主定价权,资金的回报率会反映市场资金供求水平,使商业银行保留或吸收更多的存款,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余额宝的冲击,也设计并推出大量的理财产品,这也促进了理财产品利率的市场化。因此,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为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提供强劲的动力。

2.影子银行的发展倒逼利率市场化进程。影子银行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金融工具和平台进行组合运用完成信用重组、期限错配,进行类银行的融资业务的信用中介,运行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外。我国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开始于2009年后,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货币过度超发导致我国投资需求旺盛,但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受到监管机构严格限制,很难满足市场旺盛的投资需求。因此各类机构借着近年来监管层力推金融市场化的东风,积极大力发展各种类信贷融资业务。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利率管制,影子银行业务提供的是监管套利投融资服务,这与我国利率A双轨制直接相关。影子银行快速发展阶段我国贷款利率并未放开,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是货币当局规定的,一方面一些优质企业、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能够以较为优惠的利率取得银行贷款,使得他们有了套利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收益较高的信托理财产品、民间借贷等真实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规模扩大。影子银行实质上是对国内长期金融抑制下信贷资源错配的一个自发性的修正。

二、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

一国的利率政策要与不同增长阶段的特征动态匹配。在经济低速发展阶段,由于技术前沿明确、投资不确定性低,政府往往拥有较大的信息优势,因此以利率管制为手段快速动员资金配置,能够有效支持创新风险较小的产业发展,推动着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利率管制限制着竞争,维护了金融系统的稳定,使得风险相对可控。

但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投资项目的收益不确定性增加政府和企业的信息优势降低,资本边际产出下降,有可能出现投资效率恶化、粗放型增长和长能过剩的现象。长此以往,利率管制与发展阶段的不匹配,将可能影响社会储蓄和投资,扭曲资源配置,并且导致市场风险大面积的暴露。国际经验表明,许多国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发展阶段转型的时点上启动利率市场化的。原有倚靠要素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逐渐让位于寻求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战略,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成为其战略转型的重要措施。

三、通货膨胀的推动

通货膨胀几乎是各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共同背景。主要国家利率市场化启动的时机,大部分发生在通货膨胀蔓延的经济阶段。70年代的世界性通货膨胀成为了许多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导火索。在实行利率管制的国家,由于通货膨胀率高于市场名义利率,使得实际利率为负,这既导致资金配置价格新号失灵,也降低了宏观政府调控政策的效力。虽然通货膨胀是主要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共同背景,但其作用途径却有所差异。对于金融市场发展较完善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在金融创新和资本管制放松的助力下,通货膨胀引起银行等存款机构出现“脱媒”以及金融机构服务成本上升,受管制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下降,从而强烈要求政府解除管制。对于智利等拉美国家来说,搞通货膨胀率导致储蓄率下降和存款大量外流,使国内本来就短缺的资金更加稀缺,经济发展受阻,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金融深化措施成为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四、经济的开放

经济金融全球化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强大动力。欧洲美元市场的行程有效的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浮动汇率制度的确立为国际资本流动打开了大门,这都加快了金融开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20世纪5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成为了国际性货币,欧洲银行大量吸收美元存款,以伦敦为中心的欧洲美元市场初步形成。60年代末,美国国内的商业银行为了逃避美国的Q条例关于定期存款应付利率的上限,利用设在欧洲的分行吸收美元存款和发放贷款,为美元资金开辟了一条绕开国内利率管制和资本管制的道路,大大推动了欧洲美元市场。欧洲美元市场的优势在于监管限制少、免税、不缴纳法定储备等等。1973年欧洲市场中的欧洲美元存款净额为1320亿美元,是1958年的88倍,1984年底这个数字又达到了14260亿美元。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使国际资本流动性大大增强,而后又使得各国之间的利率受到资本流动的影响,这又反过来推动了各国金融开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虽然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系统的稳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阶段出现了转变,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再加上通货膨胀的推动和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这些变化有力的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贾俊生,杨传宵.影子银行的运行特征与监管.中国金融,2012(22).

[2]李世宏.对影子银行的思考和监管建议.中国债券,2011(8).

上一篇:浅析小米手机的新媒体广告营销策略 下一篇:浅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