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时间:2022-08-27 11:45:09

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针对“以教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理念鲜明地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并大力倡导开展以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为综合一体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强调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突出培养他们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无疑是一种理性教育思维下的创新,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眼光和长远规划的突破,从而为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各类教学工作指明了根本性的发展方向。

一、变教学为导学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的任务来完成,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在教学中,教师要当好“导学”的角色,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教师应该做出准确的答复;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盲点,教师要进行指导性点拨;对学习小组的展示情况,教师应当拿出评价性意见。在其它的教学环节,教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提高素养。

二、明确自主努力的目标

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笔者认为,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上课前,把每堂课的学习目标一亮,学生心中有了个总的“奔头”。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三、努力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教师主导作用”之中,对“鱼渔教学法”作出了非常形象化的说明: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教师体现出“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这不过是“授人以鱼”的现象;而如果教师体现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思想行为特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使得学生少走弯路、少浪费时间。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学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之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这种作用,而不是打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旗号对学生放任自流。如果过度忽视教师的作用,即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摸索方法。在摸索过程中会不断碰壁,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甚至会使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兴趣,适得其反。从另一方面看,不管从知识、阅历和学习经验看,教师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示范者,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况且,在自主学习的课堂里需要教师,需要教师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通过对话、探究、合作等方式展开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需要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时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更重要的是教师以一定的知识学习为背景,通过有规律的长期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达到学习预期的效果,这一作用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因此,在新湖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发挥指导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初中语文教育目标。

上一篇:关于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研究 下一篇: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