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校青少年性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8-27 11:42:04

西方学校青少年性教育的启示

[摘要] 通过我国青少年性知识发展现状分析,借鉴国际上青少年性教育发展较早且又好的瑞典、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特点和成效,给予我国当前学校青春期性教育有益启示。本文立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视角,从学校教育保护着手,对课程内容、师资培训以及法制教育提出建议。探讨更有效的学校性教育方式,实现更高远的教育目标是我们全社会都应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西方国家;青少年性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D917.6 [文献标识码] A

一 、性教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以下几个概念:这里出现的“青少年”皆指低于法定年龄18岁以下的。这里出现的“西方国家”仅指瑞典和美国两个国家。英语中有“Sex”还有“Sexuality”之说,两者到了中文里都是“性”的意思,但实际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妨先看一看哥伦比亚百科全书中对两者的描述:Sex通常是指男女两性的性别,两性的生理差异及其特征,有时也指人类生殖繁衍过程中与卵子结合,延续后代的过程。Sexuality则指任何含有性暗示的表达以及人类亲密的关系,涵盖了在生理性别影响下的性别定位。可以看到Sexuality涵盖的面更广: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领域里的、政治政策上的以及精神领域宗教范围内的感。基于以上的两个定义,以下出现的性教育指的是后者的知识传授,即Sexuality Education。性教育是贯穿于人类一生的观念发展、态度养成、信念坚守以及价值确认的过程。性教育的知识涉及性别发展、生殖健康、人际交往、喜爱与亲密、身体的特征以及性别角色。性教育涵盖了生物学、社会文化学、心理学以及精神纬度的内容。

对于性教育的探讨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性教育是我们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无可避免的会经历性,性是我们人生中十分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构筑成幸福、快乐的生活,正确的性观念是不可或缺的。对于青少年来说,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人会否认青年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他们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生理变化的快速发生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波动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性教育的缺失必将带来青少年的心理困惑,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表的《2003年世界人口状况》称:目前每隔14秒就有一名青年感染上HIV(艾滋病病毒,下同),而在全世界新感染HIV的病例中,青年占了将近一半,而且女性的比例在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他(她)们不能获得有关预防疾病的信息和技能造成的,而有关的性禁忌和被迫早婚使很多青少年失去了保护自己的机会,甚至他(她)们在感染上病毒后都还不知情。因此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知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已经刻不容缓。

二、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

(一)中国青少年性知识发展现状

青春期性教育在全国的普及情况不容乐观,199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大城市进行的全国大、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中显示,80%-90%的中学生缺乏青春期对性基本知识的了解,46.2%的人不知道女孩来月经、男孩遗精就意味着有了生育能力。而与青少年性知识缺乏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目前越来越频繁发生的“不安”事件:12岁的孩子怀孕,9岁的孩子做人流,女大学生寝室产子,职校学生因叫同学帮助其而被退学⋯⋯据悉,我国每年有2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目前,全国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10-20岁的达3亿以上,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已经呈现出提早的趋势,2001年最新数据显示,女孩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3.3岁,男孩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4.42岁。近50年间,青少年男女性成熟年龄平均提前了两岁,而平均结婚年龄却推迟了5年以上,这大大增加了青少年婚前的几率。更为这种状况雪上加霜的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尚不完全,缺乏一定的自制力与法律约束率,未成年人性犯罪比率不断上升。

(二)中国学校的性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在校学生,总体上缺乏制度化的青春期性教育。当前上海市对于这门课程的设置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教育界的压力使教育主管部门对青少年性教育问题不得不重视起来;另一方面,面对着依然存在着的考试压力,各个学校根本没有余力来关心这类“副课”。于是,只听见社会各界对性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学校却依然步履维艰。

就学校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方式来说,普遍表现为由主管德育的领导和教导处组织老师专家讲座,或者干脆就在生物课上用一到两个课时“蜻蜓点水”般讲一下生理卫生知识。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从10岁到18岁期间,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疾病的主要内容是性健康的问题。这一阶段,孩子要面对的是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一系列身体上的变化,交往的需求以及对两性关系的注意等构成了青春期教育的核心,但我们避开性来谈心理,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代替性教育。

根据从上海市某区教育部门了解的信息来看,目前各中小学的性教育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没有明确的以性教育为范围界定而设立的课程。第二,各个学校授课的方式以及课时比较零散,没有一个正规的体系。第三,教师综合素质不够也是一大问题。首先是教师的性观念滞后,以为孩子将来会“无师自通”不用教育,有的则怕引起家长非议而消极对待。其次是教师专业知识缺乏。在目前文化发展的阶段里,我们的教育完全侧重在理智的一面,而教育家所认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或一般人所认为时髦的教学方法,也无非是一些开发智力的方法。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教育制度里根本没有性的位置。

三、 西方国家的性教育发展体系

(一)瑞典

1.瑞典性教育的特点。瑞典的学校性教育体系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1)幼儿阶段:主要针对7-10岁的幼儿学生。涉及的问题包括月经初潮、行为、、避孕、生殖、怀孕以及分娩的基本知识。同样的话题将会在今后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成熟而逐渐深入;(2)初等学校阶段:主要针对10-13岁的学生。涉及的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到包括青春期第二性征、性病、同性恋、癖以及恋童癖;(3)高等学校阶段:主要针对13-16岁的学生。涉及的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扩大,包括了亲昵、不同的性角色、婚前性关系、婚姻与家庭、堕胎、色情宣传、业、艾滋病和“安全”以及相关的咨询机构信息;(4)大学阶段:进入大学后,性教育的话题进一步拓展,涉及到了不同的性取向、相爱、障碍的表现以及宗教和社会道德对性的不同看法、少数移民群体的性价值取向。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瑞典的性科学教育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开始早,层层深入。第二,讲究实用。从瑞典性教育的内容上看,很少有兜圈子,讲空话的篇幅。所有探讨的问题都直接明了,一步到位。分层明确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各个年龄层的不同需要,广泛的涉及面几乎与社会发展同步,很好地起到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作用。第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在讲授生理卫生知识的同时,瑞典充实了性道德和性评价等内容,特别重视社会少数群体的需要:同性恋、恋童癖、各种文化对于性的不同理解。

2.瑞典性教育取得的成效。瑞典性教育的成效是十分明显的,自开展性教育以来,性病的患病率极低;20岁以下女孩子怀孕生育的情况几乎没有;HIV阳性率至今全国仅5132例;出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堕胎率超低。在1991年〜1996年的5年间,瑞典15到19岁青年的艾滋病感染率下降了32.4%,淋病和梅毒的感染也分别下降了65.8%和55.9%。

瑞典性教育体系的建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当社会中发生的人群年龄越来越低,当人们为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性生活美满的时候,性教育的普及就成了当务之急。师资的培训、观念的转变, 这一切都势在必行。然而,没有一部明确完整的法律,这一切都无从谈起。学校依然以功利教学为方针,教师们依然可以毫不犹豫地挤掉“副课”时间,最终受害的将是这个国家的青少年。

(二)美国

1.性教育的特点。第一,立法为本。早在1946年,美国一些民间机构就曾派遣社工前往瑞典取经。自此以来,两国的合作未曾间断。与瑞典一样,美国性教育体系的建立同样开始于相关法律的制定以及政府的支持。与瑞典不同的是美国为联邦制,各个州享有相当的自,在美国政府关于性教育的法案出台后,依然保有不将其列入义务教育的权利。但即便如此,目前也只有几少数州未在学校规定性教育课程。从性压迫到性解放再到性纯洁,这是美国性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美国政府的一个职能转变的过程。第二,美国的性教育内容范围广泛、价值观多元化。第三,性道德得到重视。现在,美国社会已很少会有人质疑性教育的开展与否了,但是在性教育的目标以及任务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一种观点教导学生们使用,进行安全,持这种观点者,倡导个人权利都应得到尊重。性关系作为人的个人权利之一,永远也不应该被强制剥夺。持另一种观点者,则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认为青春期性教育应以人格教育为基础,教导学生们婚前保持贞节,用良好的性道德来预防性病、艾滋病以及其他社会隐患。显而易见,目前美国民众更多地偏向倡导婚前贞节的第二种观点。尊重他人,控制自我,提倡性道德已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2.美国性教育的成效。自从美国实行“禁欲”性教育以来,国内的性病、艾滋病发生率已有所下降。效果最显著的当属少女怀孕比例的降低。1996年克林顿政府发起了降低少女怀孕率运动,对青春期少女进行安全教育和预防艾滋病的正规指导。通过多年努力,纽约一些地区的少女怀孕率已下降了50%,每年直接为美国政府节省了上百万的开支。

四、启示及建议

我国的青春期性教育正进入推广普及阶段,逐步成熟起来的教育体系相对于70年代初的闭塞守旧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们面前的挑战还是十分艰巨的。从上文的陈述中,我们看到虽然瑞典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无论是在历史、文化或是政治上都不尽相同,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两国有一些共同之处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一)课程的内容

第一,我们必须拓展课程的内容。使其从简单停留在表面的,不痛不痒的卫生常识发展到相对全面的,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性教育知识。第二,在编排内容时,我们必须融入更多的人性关怀。从帮助学生,关心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对待这门课程。决不能想当然地用编排普通科目教材的方式来安排性教育的课程内容。

(二)师资的培训

1.教师要在上课方式上下功夫。鉴于性教育这一话题的特殊性及敏感性,学生们在初次面对时产生迟疑或者逃避是很正常的。教师应当做到:首先,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面对学生的质疑以及不确信,教师坚定有力、不卑不亢的语气是最好的安慰。其次,幽默很重要。没有人会否认谈论“性”有时的确很尴尬。当话题涉及到、性变态、分娩这类特别敏感的领域时,诙谐的讲课就能令课堂上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一个幽默的教师会在这种时刻向学生们展现人生荒谬的另一面,毕竟,正常、变态之间本就一线之隔,一个笑话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笑完之后,学生们会对这门课产生更大的兴趣。再次,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讲授。

2.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师资的培训绝不仅仅是改变教材内容,上课方式那么简单。现今,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开始关注教师的第二种角色――引导者的角色。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机构,老师的职责不外乎教授科学知识,学生的考试成绩几乎就是老师们关注的全部焦点所在。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仅仅担任这种单一角色所造成的问题十分严重。另一种教师角色的存在正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那就是除了学科教师之外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学科老师关心学生考分的时候,他们所要做的恰恰是去帮助那些有问题的学生。性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指导教师的职责领域。实现两类教师的互补互助以及两种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法制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和一些有识之士在国际组织的资助下,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出版有关青春期性教育的教材和科普读物。而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试点,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逐步在国内推广性教育。然而,由于缺少了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一切都只能是“隔靴搔痒”。除非性教育的重要性能在法律体系中得到确认,否则,学校鉴于考试的压力还是会“淘汰”这类“不重要”的课程。 除非性教育被正式编入义务教育体系,否则,教材内容、师资培训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可能被提上议事日程。立法是所有措施的基础,是完善我国性教育体系的关键。

目前,青春期性教育虽然已经进入深化普及阶段,但在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借鉴其他先进国家的做法,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实现更高远的教育目标是我们全社会都应关心的问题。

上一篇:青少年期社会化双向模式的发展特征 下一篇:对未成年人犯罪出罪化解释的刑事政策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