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通警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8-27 11:41:53

广州市交通警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市交通警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广州市580名在岗交通警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并进行 字2检验、趋势 字2检验和影响因素的危险性分析OR值计算。结果:广州市交通警察亚健康发生率为55.5%,30~39岁交通警察亚健康发生率为41.8%,为所有年龄中最高;女通警察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通警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交通警察; 亚健康; 影响因素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机体没有明确的疾病,但精神活力及适应能力呈下降趋势,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为“次健康”、“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如未及时纠正,极易引发疾病[1]。导致亚健康的因素较为复杂,目前普遍认为是由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约有6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交通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常年露天工作,且长期、直接地暴露于交通废气中,目前尚未见此类人群的亚健康状况报道。本研究以广州市交通警察为对象,于2011年1月-4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并分析交通警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改善交通警察健康状况,为提高其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应用流行病学非概率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580名在岗交通警察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交通警察工作、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统计,根据专家意见形成广州市交通警察亚健康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亚健康的自我诊断,亚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理影响因素,及对亚健康的认知等共85项。

1.3 亚健康诊断标准 参考美国CDC亚健康诊断标准[3],对调查问卷中亚健康自我诊断部分共20项内容进行评分,2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字2检验、趋势 字2检验和影响因素的危险性分析OR值的计算。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580份问卷,回收问卷568份,其中合格问卷530份,有效回收率为91.4%,见表1。

2.2 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交通警察的健康人数占27.4%,亚健康人数占55.5%,疾病人数占17.2%;女通警察的亚健康比例为59.5%,男通警察为40.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62,P

2.3 不同年龄交警亚健康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

2.4 不同学历的交警亚健康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专以下学历的交警亚健康比例最低,为18.45%,不同学历组的亚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3.71,P

2.5 不同工种的交警亚健康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固定警的亚健康比例最高(47.3%),其次为流动警(29.6%),内勤警亚健康比例最低(23.1%)。不同工种的亚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6.93,P

2.6 交警亚健康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交通警察亚健康的因素可归纳为心理因素、工作压力、个体行为等三方面。其中心理方面因素是以能对交通警察心理造成影响为入选标准,是交通警察的个人主观感觉;工作压力方面因素包括所有与工作有关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感觉;个体行为方面因素是以个人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客观指标为入选标准。结果显示,广州市交通警察的亚健康以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的相对危险性较高。如工作不愉快、感觉生活没意思、工作进展不顺利、工作能力不被认可、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见表6。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人口中有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其总人数超过9亿,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亚健康的主体人群正呈低龄化发展趋势[4-5]。交通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具有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负荷大等职业特点,交通废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和眼部黏膜,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加之高强度、超负荷的紧张精神状态及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交通警察亚健康的几率[6]。

3.1 亚健康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交通警察亚健康发生率为55.5%,高于广州其他职业人群(44.7%)[1]。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亚健康人群中,有约1/5处于重度亚健康状态,即处于疾病的边缘,是今后干预和追踪的重点人群。以往的理论和调查多数认为,40岁以后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7-8]。此次调查显示,30~4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因而可以认为,交通警察亚健康年龄前移。

3.2 不同群体亚健康 交通警察女性的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站在第一线的女交通警察要获得同男性相同的成绩则需要付出更多。因为她们面临更多的压力,特别是40岁以前,女通警察除了要承担繁重的任务以外,在培育儿女、奉养老人、管理家庭、承担家务劳动等方面一般来说付出比男性多,在此年龄阶段的女交通警察多数整天忙忙碌碌,很少有闲暇时间调整自己疲惫的身心状态。因此年轻交通警察,特别是年轻女交通警察更应该成为亚健康预防的重点人群。

3.3 不同工种亚健康 内勤警亚健康比例比固定警和流动警更低,外勤交通警察的工作环境不同于一般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等原因导致了他们长时间处于粉尘、噪声、CO等的恶劣环境中[9],给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可通过采取轮换上岗等措施科学合理的安排执勤岗位,可缓解和减轻交通警察的劳动强度。

3.4 亚健康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如工作不愉快、感觉生活没意思、工作进展不顺利、工作能力不被认可、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等方面问题对交通警察亚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交通警察工作有高负荷、高压力特点,长期超负荷工作势必引起身心疲惫的亚健康状态,如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调整和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则会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或者发展成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各种慢性疾病。

目前研究认为,正常偏高血压者的心脑血管病危险性比具有理想血压者显著高[10]。而正常偏高血压者正是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之一,高血压属于教师的常见病,因此,教师更应注意经常检测自己的血压,及时调整自己的亚健康状态,以保持理想的血压,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向东,张熙,鲁婧婧,等.广州市部分职业人群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0):1548-1550.

[2]郭美香.某省级机关国家公务员亚健康状态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15-1716.

[3] Jason L A,Torres-Harding S R,Taylor R R,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1988 and 1994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J Clin Psychol Med Settings,2001,8(4):337-343.

[4]魏风江,高伟,刘俊,等.天津市公务员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589-591.

[5]常辉.列车乘务员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9):20-22.

[6]王雪梅,王萍,徐莉.交警MDI亚健康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6,16(2):97-98.

[7]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8]陈国元,刘卫东,杨磊.教师“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15(2):101-103.

[9]李富冉,郭晓云,张志东.某市外勤警健康状况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9(3):506-507.

[10]吴桂贤,吴兆苏,刘静,等.正常偏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083-1085.

(收稿日期:2013-10-10)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评价分... 下一篇: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临床救治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