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2022-08-27 11:10:56

浅谈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生这个主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主体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摸索。

一、“心中有学生”,备课围绕学生备

教师在备课时要“想学生所知,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乐,想学生所厌”,教师在备教材、教法的同时要多备一下学生,最大限度地使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师、学生、教材这三者紧密联系,构成教学过程完整的有机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和学习效果是否明显,他们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和学科基础怎样。只有对这些情况深入地了解和细致地分析,才能正确地确定教学内容的深浅,知识的宽窄,分量的轻重,进度的快慢,从而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课上不求自己才华的展现,而注重学生思维的运转、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使课堂教学达到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的作用。

二、还学生“醉人的笑容”,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一个笑容缺失的教师给孩子们的又是什么?老师没有了笑容便没有了亲切没有了融洽。那僵硬的脸下必然是冷漠,没有笑容的课堂培养不出健康向上的孩子,孩子的创新、创造更无从谈起,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也是空谈。

1、建立“严而可进、威而不怒”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距离适度,学生都能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才能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用教师的尊严严格要求学生,用教师的爱心宽容理解学生,平等亲切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向教师质疑问难,发表见解,有秩序地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学习,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2、要宽容理解学生、鼓励学生

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只有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信息交流系统,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独立思考、乐意求知、积极问答,共同讨论,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创设如此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宽容理解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失时机地表扬学生的创造性,多角度地启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有了发挥的空间,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自主学习也就成了顺水推舟的事。

三、创设情境设疑,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情境设疑、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具体环境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习题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联想;在总结知识时还要善于综合。例如: 如在教《七根火柴》时,宁鸿彬老师讲了这样一段话:“假如有一座红军博物馆,您是讲解员。在您负责的展台上摆放着六根火柴,请您根据本文内容向观众简介这六根火柴的来历。”这样设置导语,制造悬念,就很容易使学生想到:明明七根火柴,为什么变成了六根?就促使学生质疑,想仔细阅读课文弄个明白。读后学生才明白六根火柴不平凡的来历,原来是“燃着熊熊烈火”用去了一根。这样就能够诱发学生的兴趣,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一种旺盛的求知状态,急于想获取新知识。

四、学会“审时度势”,智慧型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否则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

1、 抓重点词句语段启发,从而品出文章的内涵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启发。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启发,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

2、恰到好处启发

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矛盾转化的过程。引导不足,则似懂非懂,似是而非;引导过分,则不是“促使转化”,而是“代替转化”。只有质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动,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而课堂启发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启发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启发,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启发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启发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使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上一篇:浅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下一篇: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