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最忌讳卖弄

时间:2022-08-27 07:28:46

新闻写作最忌讳卖弄

通讯是新闻诸多体裁里的重头戏,许多新手都以能写大块通讯为荣。在这种功利思想的作用下,通讯写作中出现几种弊端。一是越写越长,好像不长就不够分量。二是水分太多,新闻信息少,甚至构不成新闻的要素,就是说皮太厚,剥开后又找不到新闻的核。三是作者的议论、插话,甚至抒情太多,既影响文章的客观性,又影响文章的精炼,越写越不像新闻,这三种病可以说是多年的老病,积久难治。究其病因,梁衡指出了症结所在――

没有处理好作者与稿件的关系。不少作者以为消息简单、客观,不好恣意挥洒,通讯则可以大显其才。其实新闻这一行是专显他人、他事之名,最忌讳卖弄自我。

梁衡一再强调记者的光辉是月亮之光,先得捧起一个太阳,自己才好从他身上借一点光。他在一本书中谈到这个观点――

新闻的极品是无我。好稿叙事如意念取物,作者把一条信息交给读者,自己却仿佛未曾出现过。记者于无我的动机下采访,用尽量淡化的形式写作,却传递着最真实、最感人的信息。这种了无痕迹、淡泊而深厚的功力是最难修炼的。当记者能心静气沉,用无私无我之心去传信息、写稿子,也是最难的。

梁衡曾写文批评一种流行的“哇”字牌通讯,这种文风仍未大改。比如,在一次评奖中有篇参评稿《两个空间的突破》,是写我国的珠海市举办的一次航天航空展,全文2000字,是较典型的“皮厚腹空”型通讯――

文章从开头起,写过四分之一,用去近500字,还未进入主题,还没有见到什么信息。只有下面这200个字才是全文的实质,才传递了新闻信息,但仍可压缩,改成一条短消息,有100字也就足够了,而以后所有的文字又都是空泛的议论了。给人一种感觉,记者不是把客观信息推到纸上,而是急切地要表白自己的感想,像中学生写作文一样,大段地感情抒发和文字堆砌。

梁衡认为这是记者的位置没有摆对,像是一个登高临风长吟的诗人,他忘记了记者对读者只能是一个捧札报信的侍者,一要真实,二要谦恭――

同时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没有处理好新闻与文学的关系,常常不自觉地偏到文学路上去。

这种现象很普遍。究其根本,是没有从理论上弄清新闻和文学的基本区别。对于这个问题梁衡曾深入总结了十二个方面的区别,在学界和业界引起很大反响――

一是在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二是在功能上,新闻重传播,文学重审美;三是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四是在视点上,新闻重社会效果,文学重心灵震撼;五是在构思上,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剪裁,文学则是情节的虚构或作者主观情绪的抒发;六是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七是在形式上,新闻淡化形式,文学强化形式;八是在作者主体上,新闻要无我,文学要有我;九是在风格上,新闻重直白,文学重修饰;十是在修辞运用上,新闻属消极修辞,文学属积极修辞;十一是在结构上,新闻求简明,文学求变化;十二是在审美上,新闻求质朴美,文学求绚丽美。

梁衡指出通讯是向文学借来不少表现手法,如典型手法,文学语言等。但是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谬误。要抓住根本,谨防消息变成通讯后带来信息的失真、衰减和作者主观成分的增多,即水分过多。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上一篇:同一条新闻不同的版面编辑水平 下一篇:由“微”而“威”的“威动力” 手机媒体红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