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探究

时间:2022-08-27 05:40:34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探究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步骤,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但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谈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探究式 教学问题 对策研究

探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探究式课堂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和训练式教学相比,更具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学生置身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对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使探究式学习较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一直是我们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和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很多学生对数学有恐惧感,听到数学就害怕,不想涉足一步。这类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偏见:一种是对数学有偏见,认为数学太难、太枯燥、太抽象;一种是对自己有偏见,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学生对老师普遍还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

(2)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提起学生的语言训练,不少数学教师总认为是语文课的事,与数学课无关,课堂上不让学生充分地说,备课时更不考虑如何让学生说,即使安排学生说也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这将误导学生学习数学只做不说。

2.问题的对策

首先要营造自由、民主的探究氛围,让学生要说、多说。对于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语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师爱效应,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挚爱心理,达到爱屋及乌。

其次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在讲授极限的第一节课时,我提出:“记得我念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计算器上随便按了一个正数,无论多大多小,然后连续开根号,最后结果始终是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对,对!”许多同学连连讲,有些同学拿出计算器在悄悄“试验”。我目光扫视了四周,接着讲:“当时我也很诧异,好,我们学了今天的知识就能解开这个谜了。”新课学习以后,学生自己作出了论证。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新课改下数学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高中第一学年度要完成四个模块的学习,占必修内容的80%。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一后,首先遇到的又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其中又有很多对实际情境不熟悉的实际问题,使一些同学感到不适应而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问题解决:精选探究内容,搭建认知平台,促进问题探究。在探究过程没有必要刻意地追求探究的模式、程序和细节,而要根据班情、课情,选择合适、有效的方式进行探究。对于一个具体的探究课题,我们可以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将探究活动的问题设在那些主干知识以及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有所发展的地方,做到:属于让学生产生独立探究行为的要素,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对于不属于本课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可以大胆指导。

三、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经验主义。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新理念没有切实领会,做法还是老一套。教师普遍还是心存疑虑:教法改变了,效果没有了怎么办?

(2)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意识较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学校虽然已相应配置了部分设备,但除了偶尔“做做秀”外,更多的时候还是让它休息。很多教师只有在开公开课或学校要求时才使用信息技术。

2.问题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学习。要扎实认真地学习新教材,全面清晰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体例及其特色(比如我们正在使用的教材,更好地体现了知识发生的过程,重视背景,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和生本意识),准确把握教学的要求(包括广度和深度以及后继知识的联系等),真正领会新课程的十个基本理念;要学习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使用,如几何画板、flas的运用。其次是大胆实践。刚开始尝试时,我们的步伐可以迈得小些,比如该让学生思考时切勿“代口”,该让学生训练时切勿“代做”,可放手让学生尝试时坚决放手,逐渐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纯粹表演式“包办一切”、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专心听,力争听懂”的原始阶段过渡到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想,认真做,力争独立解决问题”的初级阶段。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并有成效后,我们可以遵循“少用演绎式,多用归纳式”、“少直接呈现,多问题探究”的原则改进我们的教学,逐步引领学生发展到“在兴趣和信念、问题和情境的驱动下自行探索、发现新知”的较高阶段。

探究式教学“速度慢”但“效益高”。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富,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课改的征途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学,把握教学规律,创造新形式、新方法。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业主视角下的流域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