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生活

时间:2022-08-27 05:38:42

浅谈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要求他们贴近生活素材。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阐述科学知识,引导他们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来诱导学生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呢?

一、教师要求学生必须知道数学知识应该生活化,变“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是要紧扣生活,使数学问题具体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的背景,数学教学应以此作为出发点,让死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如教学“圆”的认识中理解定点、定长概念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操着绳子的小球抡动会形成什么图形,园林工人怎么画圆。再引导思考:为什么这些圆会画得这样好?在讨论中学生自然地接受了定长、定点,什么是圆,怎么画圆。二是要模拟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挤出时间,腾出空间,创设表演环境,把生活中事件再现到课堂中去,在课堂中演练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真真实实体味数学。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中,教师可创设一个商店购物情境,再现“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断,在生活中感受买69元的物品付70元找回1元,买97元的物品付100元找回3元,让学生在体验中自然明白一个数加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可以先加上整十、整百数,然后减去多加的数或加少加的数计算简便。真实生动的生活再现,帮助学生扫除了思维障碍,学生兴致高,也学得快。

二、教师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练习设计要生活化

整合教学内容,使新知呈现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计算、应用题等内容展示生活化。如一位教师在教“比例的意义和其性质”时,安排了这样环节: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否是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练习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要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把数学知识成功地实践到生活中去,教师就要精心的设计课堂练习,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开放性的素材,练习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是学生感兴趣的,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日常生活,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三、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重视解决问题

一提到“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等,这种脱离生活实际,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问题解决”的学习是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切入口。“问题解决”主要是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1.“问题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但又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情境状态。“问题”的设计有三个基本要求,即思考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另外还要注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教材中就有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可供教师利用。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学生就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问题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着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要求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因此,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与生活问题相结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3.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外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所以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要加强课外活动。例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在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指导下,要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原则。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挖掘利用实际生活的强大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上一篇: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创新探索 下一篇:用新课程理念教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