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牙槽骨整型术的配合及护理

时间:2022-08-27 04:35:15

老年患者牙槽骨整型术的配合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30

牙槽骨修整术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外科门诊手术。其目的是祛除妨碍托牙修复部分,使牙槽嵴能均匀地受咬合压力,以恢复嘴嚼、语言、面容等口腔颌面部功能。由于手术对象多为老年患者,故更应重视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的中密切配合及术后的宣教工作。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做好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一环。由于对齿槽骨修整术缺乏认识和了解,老年人在生理上,机体的功能逐渐减退、免疫和代偿能力均降低,故易在手术前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紧张,怕痛等不良心理状态。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给予安慰和鼓励。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如不行该手术,镶好的牙不能吃东西,一吃就痛。如果做了手术,吃花生都行),手术程序以及手术效果的预测是满意的。鼓励患者配合手术,如不要随意摆动头部和闭口。若有不适可以举手示意。要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术前准备:①熟悉患者必要的常规检查结果,了解全身健康情况。对患者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变者及精神极度紧张不能与医生合作者,均暂不宜手术。对门诊患者应做好基础护理,注意测量血压。有人观察老人一半以上患高血压。②器械及物品准备,除常规手术器械包外,另需准备骨凿、骨锤、骨锉、骨膜分离器、咬骨钳及吸唾器等消毒物品备用。

手术配合及护理

根据手术部位调节椅位及光源。上颌牙槽骨修整术时,头位略向后仰,使上颌牙颌面与地平面呈45°角。行下颌牙槽骨修整术时,下颌牙颌面与地平线平行,椅位稍下,使手术区域与手术者肘部同高。尽量使手术者和患者舒适为宜,以减少他们在精神和体力上的疲劳。

让患者用1:5000洗必泰漱口,口周皮肤及口腔内部用pvp碘及75%酒精棉球消毒。在局部阻滞麻醉下作骨黏膜弧形切口,用骨膜分离器翻起骨黏膜瓣。当暴露骨尖或骨突时,护士用骨锤轻击祛除。当用骨锉修平骨面时,护士用生理盐水清除碎屑。及时用吸锤器吸尽血水及碎屑。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士不但要把好无菌操作关,防止术后感染,还应熟悉手术进展,主动积极配合、传递各种器材,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老年患者疲劳感。

术后护理

及时清除面部及周围的血污,撤掉带血的敷料和器械,以减少术后的不良刺激,防止引起患者心理上的不安。

让患者休息片刻,再扶其离开椅位,协助患者付费、配药。使他们从紧张的心理状态解脱。

嘱患者术后所咬的棉卷可在30分钟后取出。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观察30分钟,更换棉卷。2小时后方可进食,以半流食或饮食为宜,食品不要过热,勿用患侧嘴嚼,暂戒烟酒,以防术后出血,影响创口愈合。

患者术后局部肿痛属正常反应。可在6小时内在相应手术部位冷敷。嘱患者家属,将敷布放在冷水或冰水中拧半干,敷于手术区,3~5分钟更换1次,持续15~20分钟。可以减轻局部疼痛及术后水肿和炎症反应。但对冷敏感、高血压、风湿病和体质差的老年人应慎用或忌用。

嘱患者5~7天来门诊拆线。若有情况如局部出血或手术2~3天后局部仍肿痛或伴发热等症,应及时复诊,需止血、抗感染治疗。

讨 论

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是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情况下国内外医院生存发展所必须遵守的原则。本组125例老年人牙槽修整术的配合与护理,是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出发;重视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的密切配合和术后的护理宣教工作。把手术与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视为一个整体,将门诊手术到结束视为一个整体,将手术结束到护理宣教又视为一个整体,使老年患者在门诊手术治疗中始终得到了最佳的服务,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与治疗,直到康复,提高了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手足口病重症的早期识别及临床护理 下一篇:酒精依赖患者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