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

时间:2022-08-27 03:03:32

乒乓.外交

【BO独家呈现】银球转动破冰之旅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的一个机缘巧合,小小“银球”与“外交”发生了联系,体育事业的复兴带动了我国外交策略上的转型。自此,乒乓球成为了我国发展外交、促进和平的契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同乒乒乓乓的对垒,在你来我往的挥拍瞬间,进退有方,刚柔并济。

1971年3月下旬,与世界兵坛隔绝多年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赴日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67年第29届和1969年的第30届世乒赛中国队都没有出现。这次来之不易的比赛是中国队在“”期间首次参与国际体育比赛。中国代表团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不仅在世界体坛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还在阴差阳错之中成就了一段以“乒乓”促“外交”的佳话。中国队队员庄则栋与美国队队员格伦-科恩的一段友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这为长期敌对的中美关系提供了改善和缓和的契机。主席非常赞同这种“民间先于官方”的交往。经批准,1971年4月6日,中国乒乓球队在日本名古屋向美国乒乓球队正式发出访华邀请。

这一段被称为“兵乓外交”的“融冰”前奏改变了中国的外交局面,为改善国际关系,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中国开始更广泛地实施“乒乓友谊”策略,组织了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等民间交往活动。时任《人民中国(日文版)》摄影记者的翁乃强记录了小小兵乓凝结友谊的珍贵影像。在当时的“老外”眼中,回旋弹跳,张弛有度的乒乓球不仅是一个代表中国大国形象的体育项目,还令他们开启了了解中国的一扇大门。

1971年4月4日世兵赛期间,美国队队员格伦-科恩走出训练场错上了中国队的班车,看着满满一车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科恩站在车门口不知所措。由于当时中美关系不好,中国的队员们也都不敢主动搭理这个留着长发的美国人。尴尬之时,庄则栋走向科恩,竟还通过翻译跟美国人谈起来。他说:“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不友好,但是美国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庄则栋还从包里翻出一个绣着黄山风景图的传统织锦缎送给科恩。当班车驶抵比赛主场馆,两个运动员微笑着下了车,很多外国媒体抓拍到了这一幕。凭着一枚小小的兵乓球,中美两国运动员之间的情谊先于两个国家传递往来。

[探访:一波三折的邀请函]

与中国朋友结谊的科恩表示,“非常希望去中国看看”。随即,美国队在日本提出访华要求。消息传回北京,鉴于当时的中美关系,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认为邀请美国队的时机尚不成熟,表示拒绝。和起初也同意拒绝。然而4月6日当晚,吃过安眠药后的突然改变主意,希望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访。这一180度的逆转,使照顾的护士长吴旭君难以确定。其实是三思之后方作此决定。1971年4月1 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及少数美国媒体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小球推动大球”,缓和了中美关系的冰封局面,为第二年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埋下了伏笔。与此同时受遨来华的还有加拿大、英格兰、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四个国家的乒乓球代表团成员。一个一波三折的决定,拉开了兵乓外交的序幕,而当年秋天,运动员再度用乒乓球敲开国门。“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将亚洲和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集聚北京,民间的往来为更多国家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契机。

【待客:“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自从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我国的兵乓球运动员在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快、准、狠、变”的技术风格,创新和发展了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固球等打法和技术,乒乓球已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国球”。

为改善我国的国际关系,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我国与朝鲜、埃及、日本、毛里求斯、尼泊尔等国的乒乓球协会联合发起“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1971年11月2日至14日,我国以东道主姿态迎接了各国访客。亚非51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名男女选手在首都体育馆切磋技艺,相互交流。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几代人的记忆里,这句话是校园运动会中经久不衰的口号。这个耳熟能详的口号本是总理在这一年对我国兵乓球代表团提出的指导方针。兵乓球的弧线维系了各国的外交关系。虽然各国的运动员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礼仪习俗,但乒乓球寄托了人们“胜负无常,友谊长存”的希望,为各国的外交事业和民间关系奠定了基石。在中国人民斗志激昂地高唱《第三世界团结起来》的日子里,这场比赛无疑是期间最受中国老百姓瞩目的体育赛事之一。在竞技与交流的幕后,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大国对尊严与平等的追求,对和平与稳定的期望。

上一篇:清醒地成长 下一篇:蓝盔上校的战地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