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余华《兄弟》中的暴力美学

时间:2022-08-27 02:31:52

浅谈余华《兄弟》中的暴力美学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余华的小说叙写鲜血、暴力和死亡,裸呈人生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并用审丑的方式揭示人性恶。这种美学倾向与他的童年记忆、阅读经验以及八十年代的先锋文流有关。而九十年代以后,作者重提人文关怀,痛切关注人生苦难,理想、正义和真爱又重回文学审美的中心位置。这种变化是市场经济、读者心理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对其创作美学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余华;暴力;美学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032-02

“暴力”是贬义的,“美学”是褒义的,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不知从何时起,结合成了一个新名词――“暴力美学”,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流行概念。不少影视作品、卡通、动画片、电游以及文学作品都以此作为触点和卖点,甚至一些新闻类作品,如犯罪实录电视采访、展示残酷场面的新闻摄影作品,也纷纷贴上了“暴力美学”的标签,而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也频频出现在时尚和消费等领域。那么今天就以余华的文学作品来阐释一下其中的暴力美学。

格非说,余华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期待。无论是他的《在细雨中呼喊》还是《兄弟》,死亡和暴力都充斥其中,无所不在。虽然作品的叙述方式一直在变,但有一点却始终没变,就是他的作品里始终充满暴力和死亡,《兄弟》也不例外。余华的《兄弟》在美学上体现了喜剧风格,在叙述上使用了狂欢的笔法,使用了故意粗砺和粗鄙化的语言,就不是一部严肃的悲剧作品。在我看来,它的主题可以说至为严肃:两个不同的破碎家庭出身的男孩,在惨烈的“”时代结下了手足之情,成为了相依为命的兄弟;也还是他们,在我们这个所谓进步的、物质变得富有的时代,最终自相残杀!

为啥暴力能够产出美感呢?

用余华自己的话说是这样的:暴力和死亡能带来强烈的冲突。我本人比较喜欢这种强烈,也许这跟童年的记忆有关。我的童年是在中度过的,开始那年我是小学一年级,结束我也中学毕业了。我父母都是医生,家庭相对稳定,但是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对于孩子的那种恐怖。那时,家就在医院,对门是太平间,隔一两天就死人,我是在哭声中长大的。

而用弗洛伊德心里学解释是这样的:弗洛伊德对人本身的潜意识做过大量深入而详尽的研究,他认为人的本质,有着一种所谓“双重”的特性,即是现在人们常会引用的“人类有建设和破坏的双重”。破坏和发泄的美感,与创造和建设的美感,在人类的身体中并存着,而且并不相互排斥。当然,这个差不多已得到大家认同的存在究竟是不是其内在本性,我们不得而知,不然就不会有着连续不断的历史上关于“人性本恶”或“人性本善”的激烈辩论了,这里便牵涉到一个大众审美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就是观众的心理因素。如果直接把暴力和美学两个概念直接挂钩,可能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人们会对“暴力美学”这种说法表示种种疑虑,但是,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难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代电影中,从李小龙,阿诺・史瓦辛格,到成龙,李连杰,在众多的好莱坞明星中动作明星特别的光彩夺目;为什么电影厂商竞相出产如《珍珠港》,《垂直极限》等等类似的表现着极其悲惨的破坏力的“大片”,而观众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观看;不论表现人类一切美好高尚品质的突现或是反映现实人类的矛盾与无奈,为什么又都要通过暴力的表现,譬如《侏罗纪公园》系列,《角斗士》等等来引发人们的思考。这些问题能让你对“暴力”本身的观念有所新的认识,如果你以前一直十分排斥所谓暴力,我想在这里,我已经重新阐释了它的定义,而你也会对其接受。解答这些时下流行话题的问题,并不是很困难,而我们深究一步“为什么”的时候,也许正是在对我们人类自身的本质,内在性格,做一个自觉。

余华在他的《兄弟》中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畸变运动,仅仅从欲望的压抑和暴力层面去解毒,显然走入了现象主义的误区,对本身童年体验的感性和史实题材的难以驾驭使得这种认识局限更为集中的体现在了余华的近作《兄弟》中,《兄弟》依然选择了一个极端的故事,余华强调:“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而余华的“本能压抑”则更多地偏向了和暴力的压抑,陷入了一个暴力的迷津,将描述成为一个潜藏在人心中的恶的猝然发作,以及对人性、伦理和秩序颠覆的过程。而这种现象层面的动人描述并未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像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一样显示出一个杰出作者对历史的过人的眼光和超然的思想高度。《兄弟》中余华乐此不疲地描述了孙伟父亲的自杀和宋凡平之死,尽管催人泪下,但依然将现象与本质本末倒置,没有思想的厚重,甚至都忽略了产生过程中权利高度集中,文化信仰单一和偶像崇拜等元素。这是用暴力无法解释的,也是成为余华《兄弟》对解读表面化的重要原因。

然而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可以看到余华探索人性真谛的清晰步履,在其几乎所有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余华“虚伪的形式”背后隐藏的“另一部分的真实”,这就是对人性的执著关注。余华企图用叛逆的语言与传统悖逆,从而以独特的视角谋求真正的人文关怀。无论是其前期先锋意识下的作品,还是后期的作品,余华都不遗余力地借助自己内心的暴力倾向和对苦难的解读,来抒发和宣泄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力求探讨和召回真正意义的人性的关怀。尽管其暴力的表象使人驻足,但暴力的背后有着更能触动人内心的对社会和人性本质的隐喻式的表达,从而以这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才是余华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相关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文艺作品中,暴力的呈现可划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倾向被隐匿了一部分。又如,在美国的一些电影中,施暴者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另一种情况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这种倾向在多种文化行为中都可以看到。以上所述的两种暴力呈现方式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

“暴力”的基本含义是:强制的力量。暴力,是人类的本能,它是一种轻而易举的行动,也是一种走投无路的坚持。暴力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由表现暴力而发展上升为一种暴力美学。暴力美学”是后现代主义四个审美特征中的“主体消失”在影视创作中的体现,这两个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全新含义的词语。它将传统的主体意识弱化了,注重对暴力的细节及场面处理,呈现出反对权威、反对经典、反对主体创作意识、反对精英主义的特征。而余华的小说就是这样,让人回味不已!

上一篇:生命不能承受之悲哀 下一篇:浅析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