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媒体运用的思考

时间:2022-08-27 09:17:41

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媒体运用的思考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悄然的应用在科学课教学中。本人经过几年培训学习终于能把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在教学之中, 在课堂上熟练掌握各种电教媒体,上好每一节课,开拓视野,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直观;兴趣;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08-01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方面投资的增多,农村小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得到普及同时也备受重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和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多媒体教学内容学生看了直观易懂、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知识易于掌握。

一、多媒体的运用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多媒体的运用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解决了重点,突破了关键。小学科学六年级的《宇宙》单元的知识,难以理解,非常抽象。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很难接受的。例如:《月相》一课,宇宙领域,对于学生而,充满神秘,又让人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往往会对宇宙单元内容的学习产生了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因此,我在本课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体验。学生平时没有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用语言描述不具体。但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教师剪辑的视频录像,和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及学生自己动手画月相。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通过视觉真正的理解抽象的知识了。另外在教学《电磁铁》一课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图片,来出示电磁铁的材料。然后出示《电磁铁》的小视频录像,这样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得到了突破。再让同学小组交流讨论、思考,并实际操作。学生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学会了制作方法。多媒体课件也成了学生合作的“引领者”。

二、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提高了学习兴趣

因为“兴趣是观察的基点”。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课前2分钟教师播放flsh《乌鸦喝水》美丽的动画、 学生犹如亲临其境。这时候,老师进一步提问: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动画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研究中。在这方面,多媒体课件也有了大用武之地,实验中使用多媒体配合,增强了实验效果更好的对问题的研究理解。

三、科学课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效的于各学科的整合

多媒体教学能把视、听、说于一体,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从而调动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更好的提高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科学学科通过与各学科的整合,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容量。以多样化的信息途径引导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和想象。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上,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蜗牛》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利用视频音乐出示《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学生也一起跟着唱了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通过观察让同学们画出蜗牛,了解蜗牛的身体构造。这一唱、一画有效的把科学课与音乐、美术整合起来,极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运用多媒体,增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也可适当穿插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可以将实验不能完全表现或或者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例如,在学习杠杆原理时,导入上运用了课件。在第一个课件中,一个人想要搬动一块石头,累得满头大汗却仍然搬不动。这时启发学生帮助这个人想办法搬动石头,随后出示了下一个课件,这个人用一根长棍子在下面垫了一块小石头,轻松自如地就把大石头撬了起来。通过这两组动画,很自然地将课文导入,学生的兴趣也大大增加。在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时,如果简单的通过实物进行复习,无法突出知识要点,这时,如果继续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几件杠杆工具分别制作成卡通人物的形象,并展示它们进行工作的动画。让学生在杠杆工具工作的过程中,找出它们的支点、力点、重点及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实验课堂中学到了知识。

五、运用多媒体,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多媒体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播放“人与科学”等科教电视短片,使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通过声、形、色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原理的兴趣。另外,通过录像、投影向学生介绍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工业、医药上的应用前景等一些事例,让学生充分领会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源动力。通过观看短片,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总之,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即拓宽了农村学校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帮助我们教师解决很多问题。同时教学实践证明,将多媒体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发挥了科学学科特有的专长。在素质教育中获得了质与量的提高。我校的科技小制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整个活动包括每周二至三节的“科学”课,也有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了科学素质,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怎样提升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的实验研究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9):127-128.

[2] 陈土洪.科学的实验教学设计小议[J].教师,2012(18):37-39.

[3] 姚国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4(09):420.

[4] 丁玉芬.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J].小学教学参考,2012(27):63-64.

[5] 胡 敏.探析构建主义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136.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词语积累让学生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