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经济

时间:2022-08-27 07:39:07

商业银行经营经济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外战略投资者的不断引进,各行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经营方式、资源配置等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基层商业银行的影响也逐渐显现。股改对基层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逐步树立,差别化服务有一定的推进。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科学发展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商业银行为了实现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逐步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纷纷从本市的经济结构和客户结构出发,制订实施“分层面、分区域、分价格”的积极营销策略,细分客户群体,着力推进差别化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如各银行选择技能好、素质较高的人员分别配置到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等岗位;开辟VIP贵宾服务窗口,简化业务流程,为优质客户提供高效、增值服务等。

(二)资源配置向重点区域倾斜。诸暨市是经济发达地区,2004年综合经济实力已进入全国第27位,比2003年前进了5位。区域内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经济增长稳定、健康,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良好。辖内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业绩均稳居全省同系统“十强”行列,已成为上级行各项政策重点倾斜支持的支行。因此,在信贷审批权限、信贷规模及网点建设等方面享有优待。一是一些行获得一定的信贷审批权限。为抢占市场、扩大市场份额赢得时间,一些行的上级行对经济发达地区分支机构,在落实全抵押的情况下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如诸暨工行、建行对500万元以下全抵押的小企业贷款有自行审批权;二是取消信贷规模限制。股改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着重强调风险和效益平衡管理,淡化存款立行的思想和信贷规模的限制,信贷投放力度明显加大,存贷比大幅提高。去年一季度,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13.3亿元,同比多增加4.64亿元,季末贷款余额达134.9亿元,余额平均存贷比达75.81%,比股改初期的2002年一季度提高11.39个百分点。三是网点建设投入有所增加。股改后,部分商业银行在固定资产购置、网点装潢等方面资金投入有所增加。如建行2005年投入1000多万元购置营业场所和对4处网点进行装潢,这在前几年是难以想象的。

(三)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有了明显转变。在股份制改革的影响下,各家行先后推行经济资本管理,业务经营突出精细化,由原来单纯的信贷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为主转向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三者并举,业务发展着眼长远、未来。效益增长方式由原来主要依赖存贷利差收入转向贷款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两者并举。突出表现在近年来辖内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国际结算、网上银行、业务、银行卡等中间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战略性业务和利润增长点。2005年四家行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76.32亿元,同比增长85%,累计开具信用证16.62亿元,同比增长43.68%。四家行中间业务收入达5403万元,同比增长61.04%,中间业务收入对经营效益的贡献度比2004年提高2.32个百分点。

(四)信贷结构调整明显,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尽管经营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贷款利息收入仍居银行经营收益的主导地位,因此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点。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信贷结构优化,资产质量明显好转。至去年3月末,诸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仅为1.29%,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均控制在1%以内。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稳固和提升大企业贷款。大企业实力强、成本低、回报高,仍然是各商业银行积极支持的对象。二是重点培育中小企业特别是优质微小企业。在大客户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效益、有市场、有信誉的中小企业成为商业银行积极营销的对象,培育和扶持微小企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纷纷推出适合小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如工行的“三包一挂”、建行的“速贷通”“、成长之路”等都是专门为小型企业设计的信贷品种。三是大力拓展个人贷款业务。各商业银行将个人信贷业务作为重点拓展的领域。除传统的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外,积极推出个人助业、个人理财、个人额度循环等业务品种。工行、建行相继成立个人贷款中心,实行限时服务。

(五)内部管理加强,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加强内控管理,确立“内控优先”的经营发展思路,通过健全制度、教育培训、完善机制、强化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来构筑内控防火墙,防范重大差错和案件事故的发生。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商业银行先后推进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经营绩效考评机制和投入产出分析评价机制,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风险与效益相平衡。对员工设立技术岗位系列,建立正常的职位晋升通道,论资排辈逐渐远去,岗位、绩效成为影响个人收入的主要因素。值得关注的困难与问题

(一)要求高与权限小、流程长的矛盾制约着基层商业银行发展。股份制改革使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的意愿变得十分迫切,并将经济资本约束贯穿到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经济资本配置约束、经济资本回报率以及经济增加值等内容来考核基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在此要求下,负债业务既要大力组织存款,又要控制资金成本;资产业务不但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盈利水平,同时又要控制风险度,强调抵押、回报等,对基层行的业务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行深感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但另一方面基层行权限缩小,财务权、信贷审批权、利率定价权、人事权集中上收,经营上缺乏自主性,责权不对等。如财务方面,有的基层行没有一分钱的审批权,而且上级行对用途也要作严格的审查。而信贷方面受到的制约则更为突出,有的行除少数全抵押的小企业贷款外,其他信贷业务全部由上级行审批,对新担保业务的开拓也是雷声大、雨点小、门槛高。以诸暨市中行为例,该行2002-2004年,每年新增贷款占全市的比重均在18%以上,存贷比也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自2005年实行高度集中后,审批时间拉长,贷款业务出现负增长,2005年比年初减少2.82亿元,位列全市之末。

(二)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影响了基层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积极性。股改中的商业银行把风险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对资产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不良贷款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如某商业银行对基层支行列出了200多条内控管理要求,并实行记分扣点制,扣分达到12分后,管理者应自动离职。几乎所有银行都规定如果信贷投放中出现不良,要对管理者、经办员追究严厉的责任,这在基层行基本无授信及审批权的情况下形成严重的权责不对等。过分强调风险与责任追究,使基层行开展业务如履薄冰,特别是一些其他地区的支行案件发生后,监管部门与上级行更是对基层行实行轰炸式检查,使基层行疲于应付,严重影响着基层行业务的开展。部分基层商业银行甚至出现了“宁可少放贷款,但求不出风险”的不良心态。

(三)基层支行无开发新产品自,金融产品同质化,不规范竞争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近几年来,各商业银行虽纷纷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来争夺市场和客户,但基层行无创新自,由总行统一设计推出的产品一方面不一定适合各基层行所处的经济状况和客户的需要,另一方面类同产品居多,特别是中间业务的竞争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银行卡、信用证等产品,具有自身特色、形成品牌效应、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因此同业竞争仍主要依靠价格手段。在产品、目标市场同质化的情况下,不规范竞争苗头逐渐出现。竞相降低利率、免收中间业务手续费等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助长了客户“待价而沽”的心理,对银行的要价越来越高。不规范竞争不仅损害了银行自身的利益,同时损害了银行业的对外形象,阻碍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基层商业银行现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理念与改革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和新业务的推出,对基层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基层商业银行的员工现状与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跟不上要求。受年龄、知识结构和人事管制等影响,管理型、专业型、实用型人才缺乏。基层行原有员工基本上是从社会上招工,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年龄偏大,对新业务、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新招收的部分合同工又缺乏专业技能知识和吃苦耐劳精神,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二是极大部分基层行的客户经理综合业务素质较低,对银行产品知识、业务流程掌握不够。部分客户经理的服务观念仍停留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签发票据等方面,如何利用自身产品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创造更多价值的服务能力较低,“等客上门”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营销能力亟待提高。三是对经济资本管理的内涵理解不清,精细化经营无所适从。

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和信贷审批程序,调动基层行拓展业务的积极性。股改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更是为了借助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理念来提高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借助国外银行先进的服务手段来提高中资银行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不能因为股改而影响基层行业务的开展,而应该通过改革来激发基层行的创业热情,充分调动基层开拓业务的积极性。而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对于商业银行更好地协调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和各种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至关重要。因此,商业银行应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适合业务发展、有利于价值创造的组织架构,切实有效地解决基层支行业务发展中的各种桎梏。进一步推行信贷扁平化管理,压缩中间管理层次,缩短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要在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深化风险管理理念的前提下,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水平及基层支行经营管理实绩,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信贷、财务、人事等审批权限,扩大基层支行的经营自,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行拓展业务的积极性。

(二)风险管理与发展并重,以规范发展来降低风险。金融是高风险行业,不可能是零风险。现在一些行要求的信贷零风险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也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长此下去只会影响银行业自身的发展与效益的增长。各家行实行的经济资本管理中应该已经考虑风险成本,因此抗风险的实力也在增强。建议商业银行内部通过制定严密的制度及通过严格的监督制约将风险降到最低。对出现的信贷风险区分不同的情况作出处理而不搞一刀切,这样做更有利于保护基层支行的积极性及促进业务的平稳增长,真正做到风险与效益相平衡。

(三)大力推进业务和服务创新,提高系统竞争力。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竞争会更趋激烈。但竞争不能过分依赖价格手段,而要依托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拓宽业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来实现。一是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要允许基层行适时适地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产品,以特色来蠃得客户与市场。二是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大力推进业务和服务创新,全面实行差别化、个性化服务,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需求,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履岗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高效的服务。人才是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人员素质的提高和服务意识的转变是深化机构改革和加快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目前有些基层行仍存在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业务知识狭窄及对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缺乏深刻了解等问题,商业银行上级行及基层行本身要积极创新培训工作思路,并将培训目标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对现有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将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经营机制、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服务手段等逐步渗透到基层商业银行的每一部门、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综合能力和新型服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同时,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并起好示范带头作用。要建立完善系统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使基层行的业务开展得具有创造性和勃勃生机。

上一篇:投资环境改善管理 下一篇:企业风险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