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因素探究

时间:2022-08-27 07:35:07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因素探究

摘 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家庭教育的现状,探究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希望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 因素探究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当然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因素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这家庭因素方面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这个方面,谈谈几点认识。

1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成长会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担当了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一,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的学校教育就能顺利地进行;如果儿童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就会有困难,学校久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它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成败。 因此,对于人的心理发展历程来讲,对其影响最深刻的还是家庭环境。另外,家庭是人们连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孩子的品德和生活作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响。

2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2.1家庭成员关系产生的影响

家庭生活包括多个方面,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其中家庭成员的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子女不但要从家庭里得到生存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需要从家庭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气氛和生活秩序,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尤为重大。未成年的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可能脱离家庭、父母而独立生存和生活,他们一步也离不开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好不好,对他们的身心影响极大。如庭和睦家庭长大的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如果生活在一个家庭比较冷漠或父母经常吵架的环境中上大的孩子,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是不合群,沉默寡言等,这种孩子往往情绪不稳定,大后参加工作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因此,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学校,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健康、活泼的氛围。

2.2家长的自我素养产生的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说明,父母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孩子家长的素养对孩子的教育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即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二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平,即文化素养。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家长素养直接制约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庭教育的方向。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发展。假如父母整天沉迷于上网、打麻将,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孩子在学校也会出现自卑、沉默寡言、孤僻等不健康的行为表现,如果父母随口都是脏话,孩子从小就会讲粗话而没有礼貌。如果家长知书达理,孩子的表现就是懂礼貌,就会产生积极乐观、与人为善的性格,也容易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取得成功。所以说言教不如身教,只有自己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修养。

2.3家庭结构产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也不断的加快,家庭结构面临着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小家庭向多元家庭发展的趋势。当前比较常见的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缺损家庭、重组家庭、流动家庭等等。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长期相处、关系密切,都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则会给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父亲或母亲早亡,会给青少年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现行为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随着离婚现象的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语、性情孤僻、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较强等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由于残缺的家庭结构造成的。因此,合理健康的家庭结构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3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其它家庭因素

除了上面的几种因素之外,以下几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父母专制、蛮横、任性、不讲道理,以圣人和教训者自居,忽视孩子人格的存在。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或者退缩心理,还会导致孩子产生撒谎、破坏,甚至偷盗犯罪等行为。一些父母因为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或者父母关系不良,导致对孩子管教不严、或者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私;胆怯、孤独等性格。主要体现在父母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从不违背孩子的意志,要什么给什么,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的满足,直接受害的是孩子本身,孩子向父母提出的种种要求,父母从来都不加分析,一一照办。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则容易形成任性、自私自利、专横跋扈等性格。这些因素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上一篇: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