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减负”教学 课堂实例列举

时间:2022-08-27 01:38:11

关于小学数学“减负”教学 课堂实例列举

摘 要:如何“减负”,处处精心的设计和安排。1. 铺垫巧改变,学生探究更精彩。2. 游戏巧落实,学生活动更充分。3. 妙语巧应用,学生思维更无限。教师备好课、上好课,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调动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是“减负”的关键。

关键字:铺垫改变 游戏落实 妙语应用

【分类号】G623.5

数学课堂,是师生思维交汇的场所。处处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就成了“减负”的主要实施措施。

一、铺垫巧改变,引领学生探究更精彩。

在教生活中的数学时,我将铺垫的内容换成了极富生活化的条件:“小明的爷爷72 岁、爸爸36 岁、叔叔30 岁”。通过简单的提问,让学生很快地建立了感知――“爷爷比叔叔大得多”、“爸爸比叔叔大一些”、“叔叔比爷爷小得多”、“叔叔比爸爸小一些”,学生很容易理解,兴趣很快提升,注意力集中,发言人数激增。接着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条件,那就是妈妈的年龄:“妈妈35 岁”。问:“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可以怎么说?”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差不多”这一说法。学生已经从具体的情境中将这节课所要体会的内容提炼出来了,再进行继续的研究,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二、游戏巧落实,促进学生活动更充分。

中央台有一档节目叫“购物街”,看过之后我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了要想猜准商品价格又要尽可能缩短时间的玄机。我将这个创意在教学中巧妙地落实了一下。首先,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神秘地将一个数写在了我的手心上,我说我只想让一个人看:“叫谁呢?真为难。干脆谁猜到叫谁吧,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老师会有一些提示性的语言,看谁善于思考”。

活动就这样开始了。我说:“这是一个两位数。”迟疑了一下,有人举手,说:“27”。我猜他是随便说的,估计其他人心理也没谱,先说一个再说吧,接下来的就有意思了。我反馈:“我的数比你说的多得多。”我故意将“多得多”说的语气比较重,语速比较慢。第二个学生站起来:“87”。我反馈:“我的比你的少一些。”我依然强调了“少一些”这几个字。

下一个学生说:“69。”我继续反馈:“我和你的差不多。”我的语音刚落,立刻就有好几个声音迸了出来:“70”“68”“71”“67”。我冲过去点了点说对了的“小脑袋”,并对他做了一个胜利的姿势,全班立刻“耶”了起来。在游戏期间,我尽量地顾及到让更多的孩子发言,班里情绪沸腾。几轮过后,学生的感知已经很充分,在回到书本做练习时,刚刚积累下的经验就派上了用场。

“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和“差不多”的含义就是这样在孩子们的参与游戏中去感知了、体会了。因为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参照,到底“差多少”算“多得多”或“少得多”,“差多少”算“少一些”或“少得多”,不能死板地给出一个数值,这要靠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因此学生经验的累积对他灵活的判断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三、妙语巧应用,激发学生思维更无限。

在指导学生解析应用题时,有句话能不断地启发学生去想,去描述,去分析,去总结。“谁还想说?”就是这句话。一方面,它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想法,让有想法的孩子不断表达。另一方面,它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思索,去倾听,去挖掘题中所蕴含的各种有用信息。

有一道比较贵贱的题目――“哪种油便宜些?” 这句话就发挥了淋漓尽致的作用。题目是这样的:左边一大一小两桶油,分别标着3kg和1kg,共48元,右边一桶更大的油标着5kg,55元。

“谁想第一个站起来说?”

A 获得了这个机会,他说:“用48÷(3+ 1)求出左边的1kg 油12元,再用55÷5求出右边的油1kg11元,12大于11,所以右边的油便宜些。”这个同学说得完整,思路十分清晰。

“谁还想说?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这次,活跃的B站起来说:“老师左边4kg的油可以不动,用55÷5求出右边1kg的油是11元,再用55 减去11元,就是右边的油4kg 需要44 元,拿左边的48 元和右边的44 元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同样是4 千克的价钱,右边的油便宜些。”

“太精彩了,谁听懂了,谁还想说?”

又有人举手了,我让C 说,他也同样有模有样,说:“同样也可以右边的油不动,求出左边的油5kg 多少钱,也可以比比5kg 油的价钱就可以看出来谁便宜啊。”

“对啊,谁想说说该怎样做?”于是同学们在我思路的点拨下,说出出了各种各样所能想到的各种算式。

这时,我问:“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方法,思路都不错,能不能说说这几种方法都是比较哪种油便宜些,分别比的是什么?

谁想说说?”

很快地同学们一一描述了,A 方法比的是1 千克各花多少X;B方法比的是4千克各花多少钱;C方法比的是5千克各花多少钱。

我再发问:

“比较哪种油便宜些,关键得在什么情况下去比较?谁想说说?”

“数量相同!”这次同学们喊得声音很是响亮。

像这样,通过一步一步的探索发现,不断地问学生“谁还想说?”让学生逐渐去探索、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主动性比什么都重要。

“减负”到底减什么?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调动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是“减负”的关键。

首先,备好课。备“可能的”,给“不可能的”“未知的”提供可生成的空间。

其次,上好课。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更深地思考,更广泛地接触,更充分地感悟,更准确地提炼。长此以往,精彩的课堂必将是高效的课堂。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愉悦的精神享受。遨游课堂积极地探索,不知不觉中地就减轻了学习负担,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昔寒. 生动,源自学生的生活素材[J]. 小学数学教师,2014,(5):04-05

2、陈登连.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不是梦[J]. 中小学数学,2014,(3)

上一篇:浅析高校财务教学形式的变革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