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时间:2022-08-27 01:36:48

浅析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摘 要:从大的趋势来看,中国影视业已经迎来了纪录片的春天,但地方台纪录片由于重理性思辨,轻人文关怀,绝大多数纪录片栏目出现尴尬的生存困境。如何摆脱困境,地方台纪录片必须树立全新的创作理念,关照这个时代人的基本思想,以平民的视角、平实的内容、平和的语言,让节目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彰显出来。要用最新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节目生

产的全过程,要以观众为本,与之建立起平等对话与双向交流的关系。才能在纪录片中体现出“人文关怀”。

关键词:地方台纪录片;人文关怀;出路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78-02

一、引 言

“人文关怀”是近些年媒体的热门话题。简单的理解,“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1]。

“电视纪录片作为文化含量最高的电视艺术形态,是外界了解一个社会、民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好途径和最佳方式”[2]。如何在纪录片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纪录片创作者任重道远的一个话题,可以肯定的是,“人文关怀”与电视纪录片的传播质量以及价值取向密切相关。2012年6月,随着央视九套纪录频道的开播,一大批体现“人文关怀”的纪录片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这为纪录片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提供了成功范例。作为地方台纪录片创作,节目创作的形式与理念正处于转型时期,而这种转型的困扰,如果从文化意蕴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节目“人文关怀”不够。作为地方台纪录片编导,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思维等因素,很容易陷入模式化、表象化,缺乏对主题的深度挖掘,流于仅仅对过去的文化符号作自我揣测和表面化解读。地方台纪录片创作者对历史与人文的视听表现,重理性思辨,轻人文关怀。这种传播形态与娱乐化、世俗化的观众审美趋向拉开距离。

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栏目开播于2003年,是甘肃地市级城市最早开办的纪录片栏目,也是天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打的一档精品栏目。九年来,《人文天水》栏目秉承纪实的原则,围绕天水的历史文化、人文胜迹、民俗风情等等,对天水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多手法的宣传。九年的文化坚守,使该栏目成为甘肃城市台最具影响力的人文类纪录片节目。

文化的坚守固然可贵,但市场的法则却不容跨越,2012年年初,坚守了九年的《人文天水》栏目退出了天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栏目出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人文天水》似乎习惯于宏大的叙事论理,却忽视了节目的故事性,节目没有体现人文类纪录片应有的“人文关怀”,在业界中影响比较大,但在观众中反响不够,一定程度上显得曲高和寡,作为地方台纪录片创作, “人文关怀”应该成为纪录片创作中必须加以考虑的原则,它应该贯穿于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包括从选题、采访到表现形式的选择。用“人文关怀”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用最为恰当的视听语言表现大众的心声,这既是对受众的尊重,也是地方台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地方台纪录片体现人文关怀的思考

目前,地方台纪录片栏目普遍面临生存的困境,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同时满足讲述故事、普及人文历史知识、提高收视率等要求和前提的同时,让地方台纪录片体现对人物命运的关怀?本文将以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栏目为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彰显纪实风格,从纪录片的定位上体现“人文关怀”

应该说,节目形态的改变与创作理念是相辅相承的,地方台纪录片创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正本清源,让栏目真正回到纪录片的定位上来。“应尽快从纪录片创作初期的“教化与指导”转到“客观与再现”上来。要逐渐摆脱历史感过于沉重、思想过于深沉的片子,加入一些体验性的因素,不加任何修饰的把拍摄当中的一些场景记录下来”[3]。关照这个时代人的基本思想,以平民的视角、平实的内容、平和的语言、平易的播报方式,让节目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彰显出来。要用最新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节目生产的全过程,要多一点全方位的视点,少一点封闭式的思维,着力表现地方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多重性。要充分借鉴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的风格,在节目文稿和镜头上着力彰显纪录片的要素, 2008年以来,《人文天水》栏目己做了有力的探索,其中获得甘肃广播影视奖一等奖的《寻找秦州窑》、《石佛灶糖》、《放马滩的故事》等节目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和栏目以往的节目相比,这些获奖节目摒弃了文学性的语言描述,割舍了对历史知识的单一性解读。而是根据选题特点恰如其分的运用了观众最能接受的纪录片语言,从风物、人物、文物入手,努力营造人文意境,潜移默化传播历史知识,在表现手法长注重了节目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适时地设置了悬念,实现了解说、画面、字幕、音乐、音效包括衔接过度的统一,这为《人文天水》栏目融入“人文关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从题材上,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的事件和人物

从选题上来说,选题的分量、选题的影响力直接决定收视率。因此,人文类纪录片的选题要找准接近点,即要以天水为支点,辐射周边,从本土观众熟悉接近、真真切切的内容入手,身边的文化现象、村头的风俗故事、一段残墙、几块旧砖,让观众从熟悉到陌生,已知到未知,具体到抽象一步步了解节目内容,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

选题也要讲究艺术性。电视媒体从本体上而言是一种娱乐性媒体,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动形象和视听。因此《人文天水》节目的选题要有故事性、趣味性;前期在策划节目时,一定要考虑题材有无故事张力,能否撑起整期节目;在后期制作中,要注重讲述的生动性,注重制造悬念。在此过程中,把握节奏,张弛有度,并注意细节真实。

上一篇: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三重向度分析 下一篇:宽体窑对生产陶瓷辊棒性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