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初探

时间:2022-08-27 12:18:22

提高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初探

[摘要]电视是当今社会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公众传媒之一,电视节目内容和质量的好坏对电视观众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提高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应从确保信号源质量、加强节目后期编辑制作的监制、加强人员培训、强化设备维护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公众传媒;电视节目;技术质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8-0044-02

提高电视节目技术质量是技术制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参与电视节目录制、录音、灯光、编辑制作和播出等工作的所有技术人员要有非常高的质量意识、精品意识,认真地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去工作,惟其如此,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一、确保信号源质量

电视节目视频图像的技术质量是衡量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前期录制过程中,影响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摄像机,信号源质量不好,编辑人员在后期节目制作中也无法完全补救,所以一定要保证摄像机的技术质量。

电视节目开始前,视频技术人员应对所有摄像机做统一调整,以实现每台摄像机的色彩还原、肤色一致。在对所有摄像机进行色彩比对时,若发现有差别,视频技术人员可以把摄像机对准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物,在切换台上用划像功能将图像划在同一幅画面中,用摄像匹配功能去对彩色进行调整,确保切换画面时人的肤色没有变化和相互的色平衡。在节目制作中还要随时注意摄像机光圈的调整,确保电视信号的幅度在正常范围内。

电视灯光是电视综合艺术的组成部分,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与灯光的运用和舞美创作有关。灯光师根据演播室、现场不同的电视节目,细心地用灯光对电视节目中的主要人物、场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运用,起到艺术加工的作用。

随着液晶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介入,电视节目制作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电视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舞美灯光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舞美设计不再是一个固定空间、固定色彩的固定画面效果,取而代之的旋转舞台、升降吊景、翻板布景、移动景片等大量可变性舞美设计已广泛出现在大型综艺晚会中。声、光、电的紧密结合和现代科技的应用也使得彩幕、水幕成为主要造型语言,创造了动感的空间,丰富了电视画面可视性。其次,在灯光照明设计上,也从原来的幕后走到了台前,电脑灯、光束灯、激光等新型效果灯有型的排列变化,已直接参与了画面构图,灯体以及借助烟雾形成的光束和五彩缤纷的光环都成为摄像机捕捉的画面内容,这充分说明灯光与舞美设计的相辅相成在电视节目中的重要地位。

面光、顶光、侧光、逆光、背景光、追光、色光、电脑灯、激光灯的巧妙运用能烘托电视画面的整体气氛,但运用不当则会对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整体上使得画面灰暗、发雾、不透亮、清晰度差、明暗无层次、缺乏纵向空间。细节上,面光不够影响人物的肤色,太强又易超幅;不当的效果光打到人物脸上看起来会感到不舒服;同色的光打在服装上会使清晰度下降。背景光低容易造成色度超标,高饱和度的黄色、青色容易使色度超标。电脑灯一晃视频幅度就超标,色灯一照色度就高。在综艺节目的灯光设计中,LED大屏幕的使用以及数字电脑灯带来的色温平衡——既解决人物的面光问题,同时也使电脑灯的色彩得到很好的还原,这些都是在电视节目录制中应避免和注意的问题,这就要求灯光设计师既要了解电视节目技术标准,又要从电视美学、电视光学的角度合理用光,色温、照度要符合标准,力求使画面清晰透亮、色泽明快、肤色还原好、有景深、层次丰富。

声音是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之一。电视节目是视听结合的动态艺术,电视节目艺术中听觉是指声音在电视节目中的艺术。要提高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录音师对声音必须严格地按照声行制作的技术参数和电平指示来录制。在电视节目的录制中录音师与技术人员通过耳机对音频信号进行全部监听,时刻把信号幅度控制在音频表显示的正常范围内,确保声音质量汇常。

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因题材和制作方式不同,对于声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纪录片和专题片而论,为了在技术水准上能够与世界接轨首先就必须要重视节目国际声和立体声的制作,要认真对待客观存在的背景声。毫无疑问,在电视节目中,人们对于声音的要求不仅仅只是满足声音对画面的配合,更重要的是孜孜以求声音融合画面的艺术和技术的探求,即清晰度、平衡度、柔和度、明亮度、丰满度、力度、声画同步、立体感、空间感和现场感等。而声音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受现场录音质量(如声音失真、反馈啸叫、交流声、噪声大、环境声大、音乐和效果声混合比例不当等)的影响。所以前期声音录制对话筒的选择、话筒的摆放、音量的大小以及音质的好坏对节目后期制作是至关重要的。

录音师在追求艺术效果的同时还要兼顾技术指标。过去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往往只重视画面质量而忽视声音质量,常常出现电平过大而失真,幅度太低不清晰或没有力度,配音和配乐电平比例不合适以及声画不一致,这些都应该认真加以对待,掌握合适的动态范围,不能忽高忽低,使声音柔和、饱满、清晰、洪亮。

客观地说,有大量烦琐细致的工作需要在后期编辑制作中去锤炼加工。因此,节目的后期制作人员对工作要兢兢业业,除此之外还应熟悉节目带的制作规范。首先是节目带的制作顺序,从保护带、引带、正式节目到带尾的制作要求,声道的分配以及对电平的要求(峰值),严格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规定的标准去做,不可马虎,对正式节目而言,不仅每个接点电平进行认真检查,而且对画面中的每一帧都不要放过,控制好视频幅度、字幕电平、底电平及声音电平。对于合法信号来说,图像信号幅度虽然没有超标,但节目图像质量不一定就是好的,极有可能产生色域超标。所以在节目图像信号记录时,防止非法彩色有助于提高节目图像质量。因此在技术质量审查时,不仅要监测复合全电视信号的幅度不超过标准规定,而且要确保分量信号R、G、B色域不越限超标,力求达到技术规范的最高标准。

目前,后期制作领域中软、硬件系统的种类都非常多。不同硬件板卡支持下的编辑系统所用到的素材格式、操作方法都不太一样,相互之间一般无法直接共享素材。这其中如何在各编辑制作系统之间高质量地(最好是无损地)传递素材是保证节目质量的一个关键。在节目制作中,多次数据处理有可能对图像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保持数字视频信号的质量,必须注意:第一,避免转码。因为这些转换都需要解码后再重新编码,而解码和再次压缩编码必然对图像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第二,避免解压缩和再压缩。在制作视频特技效果时,对数字压缩格式的图像信号一般都要解压缩。因此,必须合理地设计特技制作系统,最好一次性完成特技制作,以避免多次解压缩和再压缩造成的图像损伤。

三、加强对节目制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与管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在影视工作中的位置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数字化进入电视这个领域后,它改变了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以及制作模式。总的发展趋势是:由模拟到数字、由标清到高清、由线性到非线、由单机到网络化、由磁带到硬盘,这一系列的技术变化无疑对技术人员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技术指标已接近完美,技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作人员的制作水平和设备的完好情况。这就要求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积极开展业务交流。艺术创作表现的手法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技术支持的,要达到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技术人员还必须参与影视创作工作,因为电视节目的拍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它还包括着丰富的艺术创作,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所以加强技术人员的镜头感、剪辑感和艺术感迫在眉睫。只有让编导、摄像、技术人员紧密配合才是拍摄好电视节目的关键。

四、加强对使用设备的维护、保养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加强对使用设备的维护,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是提高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位技术制作人员要牢记本专业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要经常对使用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使设备能够工作在最佳状态,确保系统和在插设备正常运行。只有注意了以上问题,才能制作出画面自然柔和、清晰度高、彩色还原好、层次感好的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加强设备的统一管理,定期维护和检修,并制定统一的系统指标进行测试 ,这些措施用以确保正常节目的制作,设备的完好和系统的正常运作对节目质量的好坏非常重要。因此,全台的设备应统一维护、集中维修并按期进行测试和检修,以利于设备的完好和标准的统一。

五、加强全台人员的节目技术质量意识

节目技术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技术部门的事,也与节目部门有关,采编播人员也必须树立技术质量意识,自觉执行正确的工艺流程。要建立和健全技术审查和监督机制,在节目制作阶段严把质量关。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是电视技术工作者永远的目标。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既有设备因素、技术因素,也有选题因素和编导因素,同时还有制作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因素,所以电视台要想继续提高电视节目技术质量,需要全台从技术部门到节目部门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上一篇:病险水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下一篇:科学合理灌溉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