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引导教育

时间:2022-08-26 11:16:27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引导教育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学生在课堂上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自觉性、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这并不能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重要性,反而更凸显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作为启发者、指导者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知识量大、教学难度高,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教育,以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为 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19-01

都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各项情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之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引导者,需要做好教学引导,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语文作为一项人文学科、综合性学科,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运用学科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对于学习生活的重要意义,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主性。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来更好的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就可以用语文的重要性唤醒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方面,知识有三层楼,最高一层是专业知识,第二层是一般文化科学知识,最低一层就是语文,这比喻非常形象生动,非常深刻,盖高楼大厦,先要打好基础……这明确指出了语文的基础性作用。生活处处皆语文,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你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语文知识。另一方面,现在的考试模式,也越来越重视语文,语文学科在考试中的权重也越来越突出,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重视语文,必然会吃亏。通过学习理念的渗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语文的科目特点,特殊是优美的语句、华丽的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时期的语文知识既有现代诗歌,也有名著小说,既有寓言故事,也有古文良策,内容丰富多彩,能够给学生以诗情画意的享受。因此,教师要有说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具体形象、诗歌朗诵般的激情,才能通过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进行课文知识的引入、教育,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同时单调的教学模式会导致课文中的很多关键内容学生无法理解、掌握,影响教学的效率。所以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情境的感受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以便能够收到更好的引导效果。

首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受语文知识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这里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

其次教师也要运用语文知识的情感元素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善于去联系自身的学习生活体会、感悟文章中作者的深厚情感。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家在写作时倾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中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进行课文内容读后感知、心得体会的讲述,以便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真实意义上的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渗透方法教育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技巧,以便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技能,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常用的学习方法有:

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小组内、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就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发表见解、总结归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特别是在进行开放型问题研究的时候,教师就要善于将“权力下放”,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分析,最大程度上的解放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自由的进行想象、自由发挥,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

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问一答之间,不仅有效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促进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不断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

总之,语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单凭教师的教学是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效性。

上一篇:试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要点及质量控制 下一篇:瞬变电磁法在新疆吐鲁番市硝尔布拉克煤矿区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