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同步工程中涂装工艺对汽车产品开发的影响

时间:2022-08-26 07:54:08

分析同步工程中涂装工艺对汽车产品开发的影响

[摘 要]同步工程是当前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而涂装工艺,则是同步工程中基础工艺之一。文中通过对当前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同步工程中涂装工艺所存在的问题详细总结,对涂装工艺对汽车产品开发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汽车产品开发水平。

[关键词]同步工程 涂装工艺 汽车产品 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TQ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007-01

同步工程,指的是在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从产品策划阶段开始,与产品设计、制造以及销售等整个过程同步进行的工艺设计活动,其对汽车产品的质量以及最终效果具有较为重要影响。当前,该技术已经得到各汽车设计和生产厂家的普遍应用和高度重视,是当前汽车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而在同步工程中,涂装工艺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直接关系到整个同步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汽车同步工程中,一定要对涂装工艺的应用和相关技术要点引起足够重视。而接下来,本文就以加强相关技术人员对同步工程中涂装工艺的了解为主要目的,对同步工程中涂装工艺进行详细分析。

一、涂装前处理工艺对汽车产品开发的影响

在涂装工艺的前处理过程中,最基本要求就是汽车产品被处理的表面不能存在油污、锈迹,也不能存在氧化皮和水分,如果,在涂装前处理工艺中,不能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在涂装完成之后,就会对电泳车身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降低 车身的整体防腐能力,满足不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在涂装前处理过程中,磷化处理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其主要是通过磷酸的离解反应,析出不溶解的磷酸盐,进而在被处理过的金属底材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因此来对车身形成有效保护[1]。在涂装前处理过程中,磷化膜的作用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能够有效增强汽车的附着力,在处理过程中,通过离解反应能够在汽车金属底材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而磷化膜的结晶,能够溶进金属底材的表面,进而有效提升汽车底材的附着力。第二点,是能够有效增强汽车的耐腐蚀性,通过磷化膜而形成的结晶,其表面多凹凸不平,当其融入到金属底材中后,就会增大底材的表面积,进而在提升涂膜附着力的同时,有效提高自身的耐腐蚀性。

因此,在涂装过程中,一定要对前处理工艺引起足够重视, 从根本上确保整个处理工艺的质量,避免在细节上出现问题,进而在提升涂抹附着力以及车身耐腐蚀性的同时,为后期处理工艺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二、阴极电泳对汽车产品开发的影响

电泳最早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它是汽车行业中发展最为快速的一种涂装工艺,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汽车产品开发中。 阴极电泳是后来兴起的一种电泳涂装工艺,但是因为其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以及较为明显的优越性,所以很快便取代用阳极电泳,成为汽车产品开发涂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涂装工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阴极电泳涂装工艺开始兴起以来,相关技术人员便开始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涂装工艺,更是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各部件底漆喷涂的主要技术之一。

在应用阴极电泳技术对汽车产品进行涂装的过程中,所选择材料一般为水溶性比较好的涂料,然后应用电解技术对需要处理的部件进行处理。当前,在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用阴极电泳技术最多的就是汽车的钢板表面以及车身底部。在对这两个部分进行涂装的过程中,通常会将负极连接在车身上,然后,再将其浸泡在电解槽内,通过电解沉积来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在应用阴极电泳技术对汽车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放入电解槽中进行浸泡;

第二步,采用超滤液对汽车进行冲洗,清理杂质;

第三步,采用去离子水对汽车进行冲洗;

第四步,对车身进行烘干处理,通常情况下,在烘干过程中,温度一般控制在180℃左右,误差不超过5℃。

在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在应用阴极电泳对汽车进行涂装时,一定要对以上四个步骤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问题出现,否则,就会对整个汽车产品的最终质量造成影响。

三、同步工程中涂装工艺设备的选择

(一)电泳电压

在涂装过程中,电泳电压的选择对整个涂装工艺的有效进行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涂装过程中,应该对电泳电压进行谨慎选择。 在采用电泳对汽车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对电压的控制十分重要,而电泳的电压,在很大程度是银行取决于电泳喷涂所选择的材料[2]。除此之外,在电泳喷涂过程中,还应该对正负极之间的间距、正负极的极比以及电解槽内的温度等进行严格控制,一定确保在整个电泳喷涂过程中,电压值都处在最佳范围内。否则,如果在电泳喷涂过程中不能对电压进行有效控制,就会影响到整个汽车产品开发的最终质量。

在采用电泳喷涂对汽车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电泳时间是固定,所以只能通过对电涌电压进行调节来实现对涂膜厚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两极间的电压升高,电场的强度就会随之增强,而如此一来,电解过程中电沉积量就会增加,进而达到增加涂膜厚度的目的。但是,在电泳过程中,并不代表电压越高越好,如果电压过高,则会因为电击瞬间所产生的电流太大而加快涂膜沉积速度,如此一来,就会对涂膜的整体性能以及外观造成影响,降低产品质量。因此,在电泳过程中,一般选择将电压控制在150V―340V范围内,具体数值根据汽车产品开发具体要求进行细微调控。

(二)电泳滑橇的选择

电泳滑橇的选择会对涂膜的防腐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在电泳过程中,也应该对电泳滑橇进行慎重选择。而通常情况下, 在电泳过程中,在对电泳滑橇进行选择时,需要从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因素:

第一方面,为滑橇材质,通常情况下,为了能够满足滑橇对支点强度的要求,所选择滑橇锁紧支点材料的材质不能小于16MnCr5;

第二方面,为滑橇支点表面强度,通常情况下,其表面强度应该不小于(48+4) HRC,硬层深度也不能小于0.8 mm,而支点的抗拉强度也不能小于1 100 MPa。

结束语

当前,世界各国在对汽车产品进行开发过程中,对同步工程的应用都较为广泛,其已经逐渐成为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也是最成熟的技术之一。而在同步工程中,涂装工艺则是重点工艺之一,对整个产品的开发质量具有较为重要影响。因此,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加强对同步工程中涂装工艺的研究,以此来实现我国汽车产品开放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向上.浅谈汽车涂装工艺同步工程(SE分析)[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1(05).

[2] 闫润娟.汽车涂装同步工程工作内容的探讨[J].现代涂装,2015(05).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在公路施工管理中应用研究 下一篇:房建施工安全监理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