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计算机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26 06:03:18

研究性学习与计算机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我国崛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流派,被誉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潮,在尝试阶段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全员性、合作性等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的应用,重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学生的全员参加。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进入问题情境、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三个阶段。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力求将研究性学习和计算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计算机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电脑设计制作的情景,引导学生以类似电脑设计制作的方式,自由选择课题、确定课题,在此基础上学生收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应用相关的知识探讨、解决问题:它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策略,不拘泥于课堂内外,更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水平,结合其认知、情感的实际情况,借鉴并创造性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一种学习模式。

在计算礼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广义的学习理念,适用于任何阶段的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具体到计算机学科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其特殊的方法、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学科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时间不长,到目前为止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二是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处在诸如数学、逻辑学、电子、通信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区域,涉及的知识丰富;三是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知识更新快:四是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动手实践。

上述四个特点决定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因为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眼里无所不知。“研究性学习”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计算机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重点体现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坚强的性格。

另外,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不断发现新问题,扩充知识面。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的启发、探究式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一个非线形的过程,是一个问题的界定、假设、检验、评价,问题的再界定、再假设、再检验、再评价的多次循环过程。必须遵循的四个步骤:

准备和指导。由学生自己选题或者教师推荐,选定研究的课题,并明确开展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大致课程和注意事项。

资料收集和知识积累。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渠道,收集课题相关资料,并进行创新方案设计。主动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并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做到知识资源共享。

实践实现。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通过上机实验、调试和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并写出研究报告。

评价、交流。在教师阅读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交流,吸取别人优点。

研宪性学习的致果

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研究性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是学生发自内心去做的,改变了过去被动学习的现象,诱发学生的探求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对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所学内容掌握更扎实。

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几乎所有的课题都有资料收集的过程,对于所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分析、选择,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必须激活头脑中各个学科的指示储存加以综合应用的结果。

选择研宄性学习内容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成功的研究性学习课与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是分不开的,研究性内容是否具有可研究性,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学习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构成问题。即选择能够产生疑问,引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因为对于学生构不成问题的内容,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的内容必须具备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计算机教学中,许多知识本身可能学生构成问题,由于受到教学目的的限制,以及商业软件的技术核心问题,学生没有必要也无法通过研究来掌握。

构成问题的内容必须是具备研究的现实性。即老师和学生有现实的物质、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条件,对于那些世界性难题或专家们正在探究的学术领域的问题,则不合适作为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对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译价方式

评价对象的非单一性。在计算机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对象既有学生个体,又有学生群体。因而评价更具有全面性。

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关键在“研究”二字。评价的不单是研究结果,还包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归纳小结、得出结论整个研究的全过程。评价的焦点是“能力”而非“知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参与研究的态度,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等。

评价方法的取向性侧重于过程评价、应用评价、综合评价、差异评价及自我评价等。

总之,对于“研究性学习”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用新的眼光、新的理念制定出相关的评价体系,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进行全面评价,使其逐步完善、规范,从而为“研究性学习”的广泛开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我国电信企业成本模型的构建 下一篇: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