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怎么过夏天

时间:2022-08-26 03:04:08

古代中国人怎么过夏天

夏天与冬天一样,颇不适宜的气候条件降低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为此,中国古人想出来了不少过夏天的办法,有不少发明。

如在先秦时代,时人便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给食物保鲜,做冷饮。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还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此部门的编制不小,共有八十名职工。一般从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工人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运至名叫“凌阴”的冰窖中储存。

周王室还会将冰块赏赐给身边人,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只有高级干部才能分到,即所谓“食肉之禄,冰皆与焉”,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也没有资格在夏天使用冰块。这种“赐冰”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清代赏赐形式有所改变,不是直接领冰块,而是发放“冰票”。?

古人日常使用的冷藏器具叫“鉴”,又称“冰鉴”。冰鉴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始冰柜,使用时,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四周围满冰块,合上盖子,不多时“冷饮”就可制成。

秦汉时期,普通人家过夏天,“冷气”的主要来源是水井,制冷和保鲜使用“井藏法”。

事实上,古人用来解渴的冷饮也没有现代这么讲究。对普通人而言,井水便是他们最好的“饮料”。如汉代人夏天的主要饮料基本上是井水,时人认为“井之所尚,寒泉冽清”。

古人管热饮叫“汤”,冷水叫“水”。汉代夏天已有比较讲究的饮料——蜜水,这是一种在水里掺入蜂蜜的饮料,是当时的一种高档饮料。

到汉末,在饮料里加蜜已成为时人的常规喝法。汉末枭雄袁术死时正是大热天,想喝杯蜜水,但当时军中已绝粮,哪还有蜜?厨师端来了水,袁术长叹“我袁术怎么到了这个地步”后,趴在床上吐血而死,此即《魏书》所谓“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袁术想喝的这种“蜜浆”就是类似蜜水的一种夏季饮料。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代枭雄竟让一杯饮料羞死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外饮料史上的一件奇闻。

到了隋唐,饮料比以前讲究多了,出现了类似深受今人推崇的保健饮料,时人把这种饮料称为“饮子”。饮子系用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很受隋唐消费者的欢迎。当时长安街头“饮子店”很多,和今街头冷饮店一样生意兴隆,有的饮子店还可以先喝后付钱。五代人王仁裕的《玉堂闲话》中便提到了一家饮子店:时长安城西市的一家饮子店生意做得特别好,每到盛夏便用一口大锅熬制饮子出售,这家所售饮子能治疗“千种之疾”,且喝了就好,所以名声很大。当然也不便宜,“百文售一服”,当药水来卖了。

唐时,街头卖冰已成为一种谋生手段,还出现了天热涨价的现象。在唐之后便成了夏天最常见的一景。南宋诗人杨万里便记述了他所生活时代的小贩沿街叫卖冰块的情形:“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上一篇:总有温暖随行 下一篇:初次见面经典8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