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定位

时间:2022-08-26 12:13:17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定位

[摘要]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高校先进青年的组织,是大学生依赖和拥护的组织,它拥有完善的管理组织系统,在开展大学生工作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优势及定位,以期对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有所启示。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生数量的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2010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9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实际,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等职能作用。共青团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职能优势。青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青年事务工作的重点之一,已经成为青年群体最具体、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理应成为现阶段共青团服务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就业,是服务党政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履行团的根本职责和基本职能的应有义务,更是关系到高校共青团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

(一)思想引领优势

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凝聚力和感召力、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首要战略任务。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理论支持和理念引导,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激发、培养其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就业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组织培养优势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组织,是青年大学生信赖和拥护的组织,有着完善的管理组织系统,这使共青团在青年学生中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强大的组织培养优势,把青年学生团结在组织周围,密切联系青年,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修养及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品格、坚韧意志、创新精神、乐观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在走向职业生活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智能等方面做好应对就业、创业挑战的全面准备。

(三)实践育人优势

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广大青年成长、锻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尤其是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发挥团组织实践育人优势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了解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不断更新知识,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使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形成互补。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能够不断增加大学生的职业经历和就业技巧,在实践中提高就业能力,积累就业经验。

(四)活动阵地优势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活动阵地优势在育人方面有积极的作用。高校共青团应以育人为根本,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大学生就业素质训练活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素质积累、能力提升等基础性工作。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开展全面拓展青年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宣传阵地、合作阵地、网络阵地和培训阵地,为青年学生拓展素质提供有效平台,全面提升青年学生自身素质,打造其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工作定位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发挥团组织的引导作用

成功的人生需要科学、正确地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解决学生就业、帮助学生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从青年学生自身需求和社会现实需要出发,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科学定位人生发展方向和职业方向,对今后的就业早认识、早准备、早规划,制定有科学依据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着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鼓励大学生积极而理性地到基层就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针对当前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努力帮助大学生发现社会环境中可以利用的现成资源,或开发新的资源,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同时,要加强大学生创业人格心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求职者,还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

(二)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统揽,发挥团组织的培养作用

大学生要成功就业,除了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需要自身综合素质的锤炼和提高。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组织的培养优势,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统揽,以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做好广大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师,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为青年学生的学习、就业、成才和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帮助,为提高青年学生的素质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空间。高校共青团组织要认真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题训练活动,加强学生实践素质教育,多渠道加强在校大学生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引导他们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成才道路;通过开展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主题训练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开展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题训练活动,拓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渠道;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主题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现代技术、实用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开展校园创业培训活动,使大学生创业者系统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理清创业思路,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以社会化资源整合为导向,发挥团组织的联络作用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赋予其强大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社会动员能力,建立共青团与各类市场主体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的稳固联系与合作关系,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使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同时,还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构筑就业新通道,搭建就业平台,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利用团组织本身有机、高效的网络系统,为大学生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遍及社会各行业的组织网络,紧密联系各行业团组织,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团组织,为大学生搜集各种用人单位信息,开发大学生就业网,积极拓展网上就业渠道,搭建大学生就业实践平台;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实践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发掘社会资源,为不同年级、学历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就业见习岗位,帮助一批大学生走上见习岗位,积累职业经验,构筑大学生就业的新通道。

(四)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发挥团组织的护航作用

青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机遇很多,同时,风险也不小,往往要经历多次选择甚至失败。青年学生对就业成功与否能否正确判断,是否能正确对待失败,并从失败中学到实践本领,对青年学生就业具有很大影响。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植、服务工作中建立一整套服务青年学生的长效机制,为青年学生排忧解难,鼓励青年学生正确面对失败与成功,在服务青年学生就业中发挥护航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职能部门作用的发挥,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法规,为青年学生提供保障和支持,加强对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指导;构建资金扶植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壮大青年学生就业基金,延伸服务手段,通过舆论宣传,争取社会企业、知名人士、各社会团体等的资金支持;建立协调服务机制,注重从服务的基础环节入手,例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成立法律援助中心,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建立大学生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针对疑点、难点、热点问题给予帮助、提供服务,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就业服务。

上一篇:简析梅西安音乐创作及其代表作《异国鸟》 下一篇:酒香不怕巷子深之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