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富民兴渝”

时间:2022-08-26 11:36:03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市国土房管系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构建和谐重庆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作为一名长驻重庆的新闻工作者,了解和见证了重庆这30年来国土和房管工作的发展历程。

土地管理与利用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一)土地管理与利用方式实现五个转变

改革开放30年来,重庆市建立完善了土地市场体系,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市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实现了从多头管理转变为统一管理,从无偿无限期使用转变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从注重保障向保护耕地与保障用地并重转变,管理方式由限额审批制度转变为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由单一生产要素转变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等五个转变。改变了土地管理法制不健全,城乡分旨、部门分割的分散多头管理局面,有效遏制了建设占用耕地势头,促进了,耕地保护。1997年至2005年末,全市年均建设占用耕地量只是1991年至1996年的70%左右。其中,“十五”期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较“九五”有所增加,但新增建设用地中占用耕地的比重与“九五”相比从54.86%下降到了48.18%。

(二)土地收益大幅增加,支持了城市建设

1990年,重庆市启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1992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全市全面推开,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逐步建立,经营性用地全面纳入出让轨道,招标、拍卖出让比例逐步增大,结束了无偿无限期划拨用地为主的历史,土地市场呈现蓬勃生机。

2001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公示制度,2002年起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在全市全面推行。2003年,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在全国率先通过国务院联合检查组的检查验收。2008年工业用地全面推行“招拍挂”出让,实行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制度。同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土地供应公开交易、基准地价定期更新和公布等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使重庆市土地供应实现“阳光”操作。土地收购储备、有形市场、“招拍挂”交易形成有机整体,实现了“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土地供应模式,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

2003年以来的5年间,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累计突破700亿元。其中2007年收取288.7亿元,是2002年的20倍,大大增强了政府对城市重点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廉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资金保障能力。支持了建设性投资集团搭建投融资平台,支持了市级土地储备集团储备国有土地,其储备土地实现的土地出让综合价金超过400亿元,推动了大学城、西永微电子园和轻轨交通、国际会展中心、图书馆、大剧院等一大批市政、交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节约集约用地引导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效率,有效保障了高速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及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用地需求的同时,全市以节约集约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用地方式的转变。

建立引导机制。推进旧城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将企业使用的原有存量土地推向市场。支持发展“楼宇工业”,建设多层厂房和利用地下空间,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容增效。建立约束机制。清理整顿各类园区,撤销了126个园区,核减面积371.4平方公里。严格项目准入条件,提高土地供应门槛,坚持按定额供地。工业园区逐步呈现出“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布局集中”的局面,园区、开发区工业增加值以70%-80%的速度逐年递增,占了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建立监管机制。加强项目用地跟踪管理,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依法处置久划不拆、久拆不完、久拆不建、久建不完的“四久”工程。建立考核机制。2004年,市政府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指标纳入市政府对40个区县(自治县)政府的综合考核范畴,促进各区县(自治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培育、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

改革开放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持续健康发展的房地产业促进了重庆逐步由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向山水园林城市、适宜人居城市和新型产业城市的发展。

(一)住房制度不断完善

1985年,重庆市被列为国务院首批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城市。1986年,市部分企业开始开展提高公有住房租金、出售公用住房等改革试点。1992年1月1日,《重庆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施行,全市“房改”全面实施。1994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实施,全面推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房,大力推行集资合作建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措施,奏响了全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号角,是重庆市深化“房改”工作的里程碑。

一是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房改”从破旧到立新,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性旧制度。实现了各单位建房、公房维修、管理住房旧体制向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新体制转变,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旧方式向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新方式转变,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建立。

二是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与供应体系。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中高收入为对象的商品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形成。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了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体系,形成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建立了较规范的房地产市场和房屋维修体系,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推动住宅建设发展,促进了住房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是住房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产权自有化、分配货币化、价格市场化、供应社会化、管理现代化、交易现代化、住有所居的目标,主城区拥有自有产权住房的家庭较改革前大大提高,达73.2%。

(二)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房地产投资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0-6月5日,市政府颁发《重,庆市城市住宅出售试行办法的通知》,并从统建房中出售房屋12799万平方米,519万元售房收入作为房地产开发流动资金,开始试建商品房出售。1992年以后,重庆市商品房建设和销售有了进一步发展。直辖以来,全市房地产保持了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1997年-200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从67.54亿元增长到849.90亿元,增长12.59倍,年均增速

25.9%,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幅度高4.4个百分点。仅这11年,全市共计完成房地产投资3589.76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4.9%,有力地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二是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重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成就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也以不容置疑的事实,展示了改革开放辉煌成就。1992年以后,全市商品房建设和销售有了大的发展,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由1992年的29.21万平方米增长到1996年的166万平方米。1997年-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60.78万平方米增长到3552.92万平方米,2007年的销售面积是1992年120多倍。同时,1996年-2007年,重庆市房地产业增加值从25.22亿元增长到196.78亿元,年均增长18.7%;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提高到了4.79%。

三是房地产业推动了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发展中的房地产业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一个个区域板块的财富价值。近10年来,主城区的建成区面积增加了四分之一,城市规模扩大到了600平方公里,城市布局更加合理,道路更加通畅,住宅小区的环境更加优美。拆危解困工程在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八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被拆迁居民的住房条件。仅直辖以来,全市就拆除危旧房屋3175.08万平方米。

四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中的重庆房地产业实现了三次质量大提升,由旧城改造提升到城郊新区开发,由单体楼建设转向小区规模化开发,由一般普通住宅建设转向以生态住房、江景住房、装修房等为代表的高品质住宅建设,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住宅小区成为重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也由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的不足5平方米,增加到了2007年的27.31平方米,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飞跃,由“居者有其屋”逐步向“居者优其屋”转变。

同时,不断加强市场监控,塑造诚信房地产。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商品房销售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制度,基本杜绝了新的面积纠纷投诉;建立了商品房买卖合同联机备案登记制度、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有效避免一房多售等违规行为;率先推行房地产信用网上公示制度,全市房地产企业和执(从)业人员信用情况一目了然;实行了土地房屋“两证”合一,实名制等便民高效措施。

五是有效地解决了城镇“双困家庭”的住房困难。在改革发展中,住房保障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全市初步建立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经济租用房、限价商品房多种房屋形式和住房公积金、置业担保两种服务形式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市场加保障”的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其中,廉租住房保障工作自2003年在主城区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列为“民心工程”。直辖10周年之际,重庆主城区2.35万户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实现了廉租住房保障全覆盖。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投入廉租住房保障资金4.57亿元,通过实物配租、租金补贴和核减、旧城拆迁改造安置等途径,对3.72万户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了廉租住房保障。

依法维护群众权益,促进和谐重庆建设

(一)改革完善农村征地和城镇房屋拆迁政策制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好征地中的利益矛盾,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被征地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问题,从1988年至今,重庆市先后对征地补偿安置政策作出了6次调整,积极研究和探索征地补充安置工作的长效机制。1992年,市政府探索建立了农转非人员储蓄式养老保险安置方式,市、区县政府每年都贴息补助,确保农转非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2003年,结合开展征地补偿费专项清理,推行了征地补偿安置资金前置审批制度,有效防止了拖欠征地补偿安置费情况的发生。同时,建立了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征地裁决程序。

尤其是2005年,通过对征地补偿安置政策调整,全市被征地农民人均所得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较调整前增长了28%,青苗和地上附作物补偿标准提高了10%,农民征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提高了20%。

今年,全市不仅提高了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还建立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次政策调整后,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人均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两费”标准较此前又提高了67%(其中部分用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房屋补偿标准提高了15%,住房安置面积提高了10-13平方米,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维护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的高度重视,群众普遍满意。

据测算,全市被征地人员安置补偿由《土地管理法》实施之初的人均8千余元提高到了现在的2.7万元,并实行了就业、抚幼、养老等多种安置方式,大力建设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农转非安置小区。确保了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是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城镇被拆迁居民权益。拆迁工作较好地落实了最低单价保障、最低总价保障、廉租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严格拆迁规划计划管理,保障城镇建设拆迁用地需要,实现了市场评估补偿价格,拆迁评估客观公正,拆迁安置补偿资金到位,发放到位,加大“四久”工程拆迁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力度,主城区120多个“烂尾楼”问题得以解决;开展了拆迁超期过渡问题和拆迁上访问题的专项治理,全市1.2万户超期过渡户得到妥善安置。仅直辖以来,重庆市就有35.06万户被拆迁居民喜迁新居。

(二)解决土地房屋“两证”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针对城镇居民“办证难”问题,2002年-2004年市国土房管局组织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共为10.16万户群众办理了土地房屋“两证”,基本解决了1989年至2002年间形成的641万平方米土地和1268万平方米住房长期无法办证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圆满完成“民心工程”重任,群众很满意。在此基础上,2004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对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制度做了重大改革,实行了“城乡合一、房地合一”的登记制度,《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所建立的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制度更好地得到贯彻落实。

当前,重庆市处在“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阶段,发展对资源的大量需求短期内不会改变,统筹城乡、保障科学发展的国土房管新机制尚需建立和完善,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服务社会与维护权益的任务越来越重。面对新形势,国土房管工作将做到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保护资源更加规范有效,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

上一篇:节约集约用地方兴未艾 下一篇:从“以利为本”到“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