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社保之忧

时间:2022-08-26 07:56:04

大众的社保之忧

网民“蓅水落花春去竾”说,在中国,普通公民缴纳养老金的费用(含单位缴纳部分)占工资的28%,而公务员无须缴纳。但退休后,公务员退休金却是普通职工3倍,其退休金由纳税人埋单。他援引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话说“中国社保缴费乃全球最高,这对于工资低于公务员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劫贫济富’”。

邓大松指出,至于公务员不缴社会保险费问题,普通老百姓也有片面理解和不太清楚的地方,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都没有交养老保险,企业改革以后,企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而定的,国家没有给企业一个固定的工资标准,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是有一个固定工资标准,他们的工资标准仍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目前他们的工资不包括社会保障的部分,工资并不算太高。

邓大松认为,公务员的社会保险改革应该采取“比率分层”缴纳法:本人自己交一点,国家财政资助一点,所在单位补贴一点,这点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刀切”,不缴费肯定是不对的,缴费是一定的,但要注意怎样个缴法。

对于媒体报道的“3800万人选择中断缴纳社保”,网民“董登新”指出,社保覆盖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以及在中小民营企业打工的人。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将社会保险法置之脑后,只管自己赚钱,哪管工人养老和医保?这些民营企业大多利用雇员的无知,不让员工参保。比如国家规定养老缴费标准:雇主掏20%,雇员掏8%,而这些雇主不让雇员参保,自己就可省20%的缴费。

至于媒体报道“3800万人选择中断缴纳保险”,对这个数据,邓教授一方面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他认为这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这其中包括农民工、自谋职业个体经营者,由于他们劳动地域不固定,工作频繁变动,致使这部分人今天参保,明天又退保。这就出现目前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这部分人积极参加社保,另一种现象是纷纷退保。至于人们之所以退保,调查表明是因各种特殊情况,各种不同原因,而大多数并不是对社保制度持怀疑态度,毕竟对社保信心不足的占少数。

还有网民认为,个人主动弃保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养老保险异地结转困难、缴费额度超过承受能力、媒体报道养老金缺口误导了人们对未来领取养老金存疑等原因,的确反映了人们对社保信任感的缺失。

市民:“有命交没命拿”的忧虑

记者调查中发现,《决定》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市民普遍存在养老金“有命交没命拿”的忧虑。记者采访了一个刚满30岁的开药店的私营业主小肖,个人缴纳社保已有6年了,每月自掏腰包658.56元,这对一个事业刚起步的小老板来说,每月缴纳这么多钱还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他说“现在像我们这类自谋职业的人群不在少数,我们目前的困境是,缴,不知道能否活到保;不缴,更不知如何养老。”对于是否继续参保,一直处在痛苦的纠结之中。

针对以上情况,邓教授表示,社会基础养老保险是有一定的风险,但比起商业或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风险要小得多,商业或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只是社会养老保险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作为社会主导的、可靠的还是社会基础养老保险,所以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社会、相信制度,大量的实践证明,国家养老保险是最可靠的养老保险制度。

邓大松说:“现代社会保险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最可靠最讲信誉的还是国家层面的养老保险制度,所以我们要对国家基础养老保险充满信心”。

上一篇:胖墩儿减肥记 下一篇:“将军”伴我守大山